原标题:上海率先建立新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在上海这座大城里,你会如何养老?39年前,上海成为我国内地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地区。40年间,上海加速“变老”。截至2017年底,上海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483.60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3.2%。
如何破解480多万老人的养老难题?上海市民政局透露,上海正在加速准备中,已经在全国率先建立新型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并持续在根据上海老人的需求探索升级中。
从“9073”上海养老服务模式升级到涵盖养老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政策支撑、需求评估、行业监管“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全新的上海养老服务基本愿景已经勾勒。
根据规划,到2020年上海共需建成约16万张养老床位,按照每千人4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社区养老设施。与此同时,“五位一体”全面建成。在上海,每一位老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养老模式。
率先提出构建“9073格局”
“康复了2个多月,助步器不用了,已经可以走路了。”84岁的陈阿婆不慎摔伤左腿接受了手术。尽管是独居老人,摔伤前陈阿婆一直没有担心过自己的养老生活:重病需要长期护理了可以到养老院,在家养老,可以在“枢纽式”为老服务综合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足不出社区,享受助餐、助浴等各种养老服务。
摔伤后,陈阿婆发愁了,出院后家中没人照顾怎么办?经过街道联系,接受统一需求评估后,符合条件就能入住的陈阿婆住进了家门口的小东门街道长者照护之家。两个月在专业护理人员的悉心照料下,身体慢慢恢复了。陈阿婆可以安心回家了。
早在20世纪80年代起,上海全面启动了公办养老机构建设。针对老年人群体特点和国际经验,2005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9073格局”的目标,即3%的老年人接受机构养老服务;7%老年人可得到政府福利政策支持的社区养老服务;90%的老年人在家以自助或家庭成员照顾为主,自主选择各类社会服务资源。
为此,上海探索通过改造利用社区现有公共设施或闲置物业资源,建成嵌入式、多功能、小型化社区养老设施,为老人就近提供便利的综合养老服务。记者了解到,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般为1000平方米左右,从功能上打通了“90”、“7”、“3”这三个板块,实现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融合,包括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护理站或卫生站等在内的“枢纽式”为老服务综合体,老年人足不出社区,基本上能够享受日托、全托、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各种养老服务。到明年年底,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将实现各街镇全覆盖。
打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
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全面、全程、公平、公正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打通健康养老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了解到,打破医和养的壁垒,让医养深度结合起来是上海还在继续探索的养老服务体系。上海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陶继民透露,医疗需求是老年人在养老服务中最重要的需求之一。三年前,上海鼓励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至2017年底,上海703家养老机构中,设有医疗机构的共283家,占养老机构总数的40.26%。
目前,上海鼓励养老设施与医疗设施整合设置,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选址时,考虑到与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护理站综合设置、邻近设置。对无法内设医疗机构、也无法与医疗机构邻近设置的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其他医疗机构与其签约服务,提供医疗保障,2017年底已经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
统一需求评估成“守门人”
2004年起,上海实施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补贴。2017年,本市在三个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2018年1月起在全市推开,目前总体平稳,截至8月31日,全市长护险服务对象已达14.5万人,服务人次达228万人次。长护险的实施,是提升了老年人的支付能力的制度保障。
统一需求评估是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守门人”,让最需要照护的老人能够入住一床难求的养老机构。据悉,2014年,上海整合卫生、民政、医保等领域各自执行的老年人身体状况指标,形成了一套统一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参数和照护等级标准,照护等级分为1-6级。2016年下半年在上海全面推开。
随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探索推进,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又作为长护险的准入门槛,老年人根据评估等级,享受相应的长护险待遇。陶继民透露,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累计申请12.6万人次,已评估10.4万人,符合长护险照护等级9.5万人。这些评估结果,也为本市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的结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