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人 联 出脱贫新路径
“今年种植的600亩大田蔬菜和1150亩大棚蔬菜全部销往广东、四川等地,预计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解决了30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带动了664户贫困户增收。”深秋喜算丰收账,威宁自治县乌江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陈昌军喜上眉梢。乌江源合作联社的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得益于分散在几个村子的合作社抱团发展,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形成了规模,打开了市场。
乌江源合作联社覆盖了威宁自治县炉山镇新丰村、可界村,盐仓镇盐仓社区、营洞村、可界村、松海村,陕桥街道高坪村等相邻几个村的万余群众。盐仓镇、炉山镇和陕桥街道的交界处便是赫赫有名的乌江源头。从石缸洞、花鱼洞、黑鱼洞汩汩流出的清泉,汇聚成可界河,奔流而成千里乌江。
“乌江源头处处是山,除了可界河畔狭长的坝子,其余皆是坡地。这里的老百姓多年来靠种包谷洋芋为生,日子过得很艰苦。”陈昌军说。
陈昌军是炉山镇新丰村人,他和相邻几个村的邓贵斌、陈龙尔、黄训光、李建军等人依靠跑运输赚到了“第一桶金”。富起来后,他们都想为乡亲们找一条脱贫致富路子。
2016年,新丰村村民一致选举陈昌军担任村主任,他多次外出学习考察后发现发展大棚蔬菜是一条不错的路子,于是与其他几人分析利弊:“我们的劣势是山高坡陡土地破碎,但乌江源头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水资源生产出的优质蔬菜,一定具有市场竞争力。”
有了想法立即行动。2016年夏天,陈昌军和陈龙尔合伙成立了新秀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300余万元在新丰村的坡地上建起了446栋大棚。邓贵斌卖掉大车,成立同金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300余万元在可界村建起了315栋大棚。为了带领群众致富,他们动员贫困户以土地或贷特惠贷入股,陈昌军的合作社入股了28户,邓贵斌的合作社入股了32户。
看到陈昌军们带领乡亲们干得热火朝天,不甘落后的黄训光带头成立了炉山镇平原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经营恒大集团在新丰村援建的320栋大棚;李建军带头成立了盐仓镇三村联合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经营恒大集团在盐仓镇可界村援建的284栋大棚。
“2017年经营下来,我们发现4个合作社各自为阵管理运营成本太高,种出的蔬菜品质参差不齐,且单打独斗形不成规模,打不开市场。”陈昌军与邓贵斌、陈龙尔、黄训光、李建军商量,决定成立乌江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联社,陈昌军任理事长,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销售。
“抱团发展后,我们种植的蔬菜有了一定规模,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逐步打开了销售市场。最忙的时候,每天有30多吨蔬菜销售出去。”陈昌军说,如今乌江源头种植养殖合作联社产业发展正在迈出坚实步伐,大田种植苹果800亩,魔芋800亩,蔬菜600亩,种植大棚蔬菜1150亩。产业逐步覆盖三镇(街道)七村(居委会)的上万名群众。今年光务工费就发出去400余万元。
群众依托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新丰村贫困户陈正红因右眼失明,视力不好,劳动不便,加上娃娃读书,生活拮据。通过培训掌握了种植管护技术后,合作社聘他当管理员,月工资3000元。“去年我光工资就领了36000元,老婆打零工领了15000元左右,贷5万元特惠贷入股分红15000元,6亩土地入股分红4800元。去年一年我们家的收入超过了7万元。”甩掉贫困帽子的陈正红笑着说:“今年肯定不会低于这个数。”
“下一步,我们打算发展乡村旅游,走农旅结合的路子。到时候我们邀请远方的客人到这里喝乌江源头的山泉水,吃山泉水浇灌的蔬菜,品山泉水泡制的香炉山茶。”抱团发展让陈昌军带领乌江源的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底气更足。(谢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