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重庆 » 江北区 » 正文

全球报道:巫溪贫困户解书开 今年存1万多不是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04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巫溪贫困户解书开 今年存1万多不是问题解书开正在打理晒干的红薯干。 通讯员 文书成 摄解书开种的蔬菜长势好。 机关食堂

原标题:巫溪贫困户解书开 今年存1万多不是问题

解书开正在打理晒干的红薯干。 通讯员 文书成 摄

解书开种的蔬菜长势好。

机关食堂提前下单2.5亩蔬菜

最近,巫溪土城镇和平村的解书开心情不错,自家今年年底就能彻底脱贫,两楼一底的新房建好了,家里种植的2.5亩蔬菜也不愁销不出去了,5头猪和30多头羊到年底也不愁卖了。

“销售渠道多了我们的收入多了,肯定高兴。”解书开说。

其实,说到解书开家里的牲畜和蔬菜有了销路,这还要从土城镇今年正在探索的“食堂定制”帮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工作说起:今年以来,土城镇瞄准了贫困户富余农产品较多,缺乏市场;而机关食堂需求量大、难以买到绿色食品这一现象,利用“食堂定制”助推贫困户持续增收。

蔬菜烂在地里无人问津

60岁出头的解书开,干农活是一把好手,他和妻子在家里养了5头猪,30多只山羊,同时还要种近3亩农田。

“年底卖三头猪,自己留两头明年吃,羊子都要卖。算了算今年的收入还不错。”解书开说。

站在新建的房子里,回想起以往的生活,解书开有道不完的心酸。“以前都只晓得种三大坨,好喂猪。蔬菜种多了吃不完也不好卖,就只有烂在田里,猪也就养2条够一家人吃就行了,没得收入你说怎么富得起来。”

“三大坨”,说的是当地的土豆、红薯、玉米。

今年初开始,解书开在对口帮扶人的鼓励下,他突破传统观念,把种了玉米和红薯的农田都用来种植蔬菜。

他2.5亩蔬菜被提前订了

深秋的土城镇和平村,寒风刺骨,树叶由青变黄,唯有解书开家的蔬菜地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象。

看着家门口的菜地里长势正好的蔬菜,解书开又绽放出了不一样的笑容。“今年这些菜不得烂了,已经被人下单了。”解书开笑着说。

原来一个月前,对口帮扶人员专门来他家走访时,得知解书开今年种植了2.5亩蔬菜,当场便告知镇上机关食堂要了他家的蔬菜。

不仅蔬菜被镇上的机关食堂提前下单,就连家里的山羊和猪镇上也在想着法子找销路。“有销路,做起来也开心。”解书开说。

“羊子卖完、3头猪、2亩多蔬菜,卖完了存个1万多应该不是问题。”解书开说。

“食堂定制”帮贫困户找销路

在土城镇,像解书开这样的贫困户还有很多。今年,镇上探索“食堂定制”助脱贫工作后,不仅让贫困户有了种菜卖菜的积极性,同时还彻底改变了菜卖不出烂在地里的现象。

土城镇党委书记张长俊说:“以前入户走访,好多贫困户种的蔬菜吃不完全部都烂在地里了,好可惜。”如何在贫困户的富余农产品上做点文章呢?“现在很多机关食堂想购买农村的绿色农产品,又找不到地方,我们能不能提供一个这样的平台。”张长俊说。

于是,土城镇就有了“食堂定制”的想法。“这样既能帮贫困户卖菜,机关食堂也能买到真正的农村绿色蔬菜,双方受益。”

摸家底多渠道销售

既然有了想法,就要抓紧推进。

拿方案,定制度,抓落实。“先要求驻村干部要摸清贫困户的富余农产品数量和种类,建立台账。再走访农贸市场和商贩,准确掌握购买富余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张长俊说。

全镇贫困户现有富余猪牛羊鸡等肉类20吨,富余的蔬菜瓜果类约50吨。摸清了数量,土城镇便开始呼吁机关、镇属单位和帮扶单位食堂按照需求进行购买。

“要求各帮扶责任人参与购买行动,采取‘1+3’模式(即每人购买1份,帮亲戚朋友代购3份农产品。)购买,实现机关食堂和私人食堂两方联动。”张长俊说。

集中购买季度结算

蔬菜保质期短,运输如何保证?针对这一情况,土城镇在每个村确定1名专干和1名驻村干部作为扶贫食堂联系人。

这位食堂联系人要提前告知农户每次需要的种类、数量和购买时间,让贫困户提前搬运到集中的地方称重量、免费装车。“保证蔬菜的质量,都是集中运输。”张长俊说。

“村扶贫食堂联系人准确汇总每户金额,经贫困户签字按手印后交各购买单位,各单位再按季度将销售款打到贫困户账户。”张长俊说,这样才能保证农户收到的钱一分不少。

同时,土城镇还要求帮扶人购买富余农产品需当面与贫困户结算,不允许单位代为购买富余农产品,更不允许免费带走贫困户的富余农产品。

“食堂定制”推行一个月以来,不少机关食堂也开始购买贫困户家的蔬菜。“很多菜卖相虽然比市场上要差点,但是吃起来还是不一样。”土城镇一机关食堂负责人说。

据土城镇扶贫食堂统计,项目推行一个月以来全镇卖出肉类0.6吨,价值约2万元,卖出瓜果蔬菜3吨,价值1.2万元。

贫困户按订单计划种养

张长俊说,接下来,村扶贫食堂联系人对机关食堂每年的肉类、蛋类和蔬果类的需求量进行统计,由村支两委根据贫困户的种植养殖能力和生产习惯,科学规划未来两年种植养殖数量,实现订单种植养殖,保底价回收,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

“初步估算,每年机关和私人食堂可购买60万元的富余农产品,从事种植和养殖业的贫困户户均可增收1万元。相信很快,很多贫困户就能脱贫了。”张长俊说。

如今土城镇正在探索“食堂定制”,也让贫困户看到了希望。“镇上还喊我明年多种点菜,多养点羊子和猪,他们帮我卖。”充满小期待的解书开笑得合不拢嘴。

重庆晨报记者 冉长军 通讯员 文书成

(责编:陈易、张祎)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