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辉
近一年来,从美国飘来的谴责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且一浪高过一浪。不经意间,中国似乎已成了美国的“头号敌人”。
10月底,美国防长马蒂斯在华盛顿一家智库说的一番话,却为中国这个“头号敌人”提供了新的注脚。马蒂斯称,美国目前面临三种威胁:力量上的威胁、最紧迫的威胁和政治意愿上的长远威胁。俄罗斯的核武器构成力量上最强大的威胁,最紧迫的安全威胁有两个,一是极端组织,二是朝鲜的核与导弹项目。而从对美国构成长远威胁的政治意愿来说,中国的威胁是最大的。
威胁决定行动,尽管马蒂斯是事后总结,但仍可看出美国确实是以此作为行动指南的。俄罗斯国力已经大为衰落,但继承了苏联的衣钵,以核武和军事力量为后盾,又不甘心被视为二流国家和收缩势力范围,在乌克兰东部和克里米亚的举动就是这种尴尬“坏脾气”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俄罗斯对美国的威胁是过去式,因为核武器本身所具备的特殊性,使得这种力量巨大的威胁得以长期存在。因此,美国并不担心俄罗斯有朝一日会复兴。对付俄罗斯,美国既不会完全撕破脸,又不能无动于衷,适度施压和制裁成了理想选择。
极端组织和朝鲜的核导项目威胁是进行式,是必须迅速应对的。打击威胁美国和盟友安全的极端组织和恐怖势力,美国会毫不手软,九一一事件后也曾是美国的国家战略之一。而对付核导武器发展迅猛的朝鲜,特朗普政府也表现出极大的隐忍和灵活性。特朗普上台后,曾忍着不对中国经贸开刀,目的就是寻求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帮美国一把,直到美朝谈判有了眉目,方才真相毕露。放下身段破天荒去新加坡会见金正恩,特朗普在紧迫威胁上的灵活性表露无遗。
如今,俄罗斯、极端恐怖势力和朝核问题渐趋平稳,但中美却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在美国高官的表述中,中国有盗窃知识产权、强迫技术转移、妨碍国际水域自由航行、干预西方国家政治等种种不堪行为。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美国眼中的中美矛盾核心,是中国希望未来建立起一套以本国为中心的新秩序,而中国选择的这条道路与美国道路是完全背道而驰的。美国认为,中国唯有根本改变方向,才能避免中美爆发全面冷战。
因此,不同于对俄罗斯的适度施压和在朝核问题上表现出来的灵活性,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选择毫无疑问是遏制。为此,美国会采取种种措施来对付中国,逼迫中国回到美国所希望的轨道上来,而第一步就是贸易战。
中美贸易摩擦如果仅仅是经贸问题,其实在谈判桌上并非不能达成协议。当下的中美贸易谈判须以政治和道路选择作为盘算,达成和解的难度可想而知。即便双方能够达成一个框架性的共识,也只不过是虚与委蛇。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贸易战势必是一场持久战,只会暂停,不会很快结束。如果以此来看待11月底在阿根廷举行的“习特会”,就大可不必抱有过大的希望。
以中美当前的经济规模和政治制度来看,未来中美两国很可能成为世界的两极。美国很难通过遏制来逼迫中国选择美国所欣赏的道路,当然中国更无力改变美国,两个可能成为世界未来两极的对手,仍须学习如何相处。
作者是安邦智库国际关系中心研究员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