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清流河流淌在连蓓茨家的旧宅院前,也流淌在她的记忆里。
10年前,连蓓茨一家住在隆德县城关镇七里店村北山腰。门前一道崖,两边都是坡,连家人在山坡上整饬出3亩耕地,靠天吃饭。
山下清流河里的水看得着,用不好。
“当时我家的地是‘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每逢下雨,山里就让滚落的红泥淤积满了,架子车推不到田里。”12月10日,站在清流河整治后的河道边,连蓓茨将成捆的玉米秆再次扎紧,背过一座连接桥。
她说,改变始于县上实施清流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在那之后,山沟沟里推开了路,坡地成了机修梯田,田里能蓄住水了,山下的河道也不再淤泥,下雨只能困在山上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隆德地处土石山区向黄土丘陵区过渡带,境内多山岭丘梁。明朝阮以鼎诗曰:人倚荒原悲赤地,市如寒食少饮烟。明朝李若素诗曰:一片峰岚接大荒,石田几处见农桑。这些都是历史上隆德耕地面积少、土地瘠薄的真实写照。
入夏后,气旋型、对流型、地形型暴雨经常在午后或傍晚出现,短时高强度降水造成面蚀,使隆德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据《隆德水利志》记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农田表土有机层侵蚀厚度多年均值接近0.3厘米,日益瘠薄的表土层不易保肥保墒,不能保证幼苗发育、壮苗生长、老苗成熟。
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面对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现实,隆德人不等不靠,坚持将“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以兴修基本农田,造林种草、生态修复、沟道坝系和农田水利配套建设相结合的治水富民路。
结合渝河流域特点,隆德持续推进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连续多年兴修水平梯田,治理程度由22%提高到75%,昔日水土流失严重的2.76万亩荒塬变成了可保土蓄水的高标准梯田,提高了流域的水土保持和自我修复能力,使流域对水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达到最佳,减轻后期治理的需水压力。
2016年年底,该县共治理小流域52条,基本实现了“雨水不下山、泥土不出沟、暴雨不成灾,洪水不泛滥”的目标。
老家在城关镇星火村的齐友福手机里保存着一段视频:山风拂过邓山,苍翠的树木如倾泻而下的滚滚绿潮,经果林和特色花草色彩斑斓点缀其间。
这段视频拍摄于今年9月齐友福从固原回家探亲时,家乡“移民下山引水上山”后的景象让他感叹:“以前这一带缺水,年年种树不见树,现在通过渝河流域系统治理工程引水上山,40多个小型蓄水池成了滋养绿色的源泉。”
配套实施县内生态移民工程,隆德把山上生产生活条件极为不便的140户群众整体搬迁到山下河谷地带安家置业。对1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在三里店水库北岸建二级扬水泵站,扬水上山;新建47座200立方米调蓄水池,沿渝河北山自东向西铺设35公里管道,解决山上退耕还林地灌溉需求,生态林补植补造成活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80%以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近日,位于宁夏、甘肃两省区隆德、西吉、静宁三县交界的联财镇联合永久性蔬菜基地,新建的蔬菜大棚内开始了新一轮的土壤测定。
致富带头人王安明说,用水有保障,农户一改过去只敢种耐旱作物的习惯,不但试种有机冷凉蔬菜,还开发经果林,想利用区位优势盘活运输、旅游等资源优势,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保持水土求发展,保持水土兴产业,已是隆德人的共识,山绿、民富成了隆德人不变的愿景。
以“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河库共治、高效节灌”为抓手,该县整合水利、环保、林业、农牧等部门项目资金,近三年累计投资11.2亿元,将全县水资源最大化利用,使即有生态建设成果得到有效盘活,并依靠生态运营成果反哺生态建设,推动“以山养山、以绿养绿”的“绿循环”。
截至今年10月,全县综合实施18项生态林业建设项目,打造神林村、许沟村等6个“四个一”试验示范点,集中实施了六盘山重点生态功能区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区域造林绿化工程。(记者 朱立杨)
隆德渝河县城段亮化、美化工程。
清流河流域旧貌。(均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