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体制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人才配置也逐步由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单一的统包统配体制,向以市场配置为主的体制转变。
40年前,找个“铁饭碗”,几乎是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40年后,越来越多人放弃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投身自由择业的海洋中劈波斩浪,追逐梦想。
一项项稳增长、惠民生的宏观政策陆续出台,为全力做好就业工作保驾护航;一项项保就业、促创业的精细措施逐步落地,为民众尽享就业暖阳指路引航……
从“统包统配”到自由择业
回想起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刘玉国感慨万千。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是‘统包统配’,就是国家根据计划和需要统一安排就业,我从学校毕业就被安排在省农业物资供应站,自己端上了‘铁饭碗’这辈子不愁吃穿了,感觉走路都带风呢。”刘玉国回忆起刚参加工作那会,露出了会心一笑。
多年前,在东北人的观念里,根本没有自主择业、自主就业的概念,生活在农村的青年每天想的就是守着田、种好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一辈子;而在城镇的人要么“接班”上岗,要么大学毕业服从国家分配。
据“中国青年就业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上世纪80年代,青年人在评价职业时看中的是社会地位、社会意义,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反而排在后面。显然,职工的“铁饭碗”意识,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对于深受长期计划体制之累的吉林老工业基地来说,显得更为突出、更为明显。
“下岗”,成了上世纪90年代一个特有名词。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经历的所有阵痛,似乎都没有下岗失业来得那么强烈、那么广泛。刘玉国毫无例外的成了“下岗”大军中的一员。
先后做过出租车司机、汽车发运员,开过旅店,办过小吃部,在多年的下岗再就业、就业再下岗的艰辛历程中,他一直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摸爬滚打。
如今,刘玉国的腰板挺得“倍儿直”。经过多次创业后,他现在开始经营一家烤鸭店,每天的营业额能达到3000元左右。“我真是庆幸生活在了一个好时代。现在,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政府给政策,给资金扶持,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从国家按计划分配到招工指标审批,从“紧俏”的大学生到农村的“轮换工”,从打破“固定工”制度到企业自主招聘“农村合同工”,从过去的“等饭碗”到现在自己“造饭碗”,就业制度的每一步变化都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从构建全民就业体系到广辟蹊径促就业
积极的就业政策是扩大和稳定就业的助推器。
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不断探索就业途径,在全国率先推出“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广泛参与、创业项目依托、政策资金扶持、典型带动引导”的“全民创业促就业”做法被誉为“吉林模式”,越来越完善的就业体系,使百姓的就业途径越来越宽广。
“以前在外面打工,年收入最多也就五六万元。现在我的月收入就已经上万元了,海上的工作和工地的工作比起来,真的好很多,不算苦了。”说起收入,小伙子也是眼含笑意。前郭县洪泉乡的36岁水手杨土涛十分健谈,“我以前修过车,打过土建类的零工,各种行业也都呆过,但对于现在的工作最满意。
劳务输出,曾经是我省的一张名牌。但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下行,国内经济增长趋缓、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因素,都对就业尤其是农民工就业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大挑战,大智慧,大作为。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就业服务的力度、广度前所未有。多措并举,清除影响就业的种种障碍,让就业之路愈加宽广通畅。
“学到了技术,使我有了自立的本领,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王学访村的杨海艳中学毕业后,意志消沉,天天沉浸在虚幻的网游世界里。后来通过市里组织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现在长春市一家线束厂工作,月薪近3000元。深入实施农民工向农技工转型服务计划,以农村新成长劳动力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同时,突出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采取“一县一品”、“一县多品”等措施,扩大劳务品牌影响力,打造“吉林农技工”品牌群体。
对我省百姓而言,“想就业、能就业、就成业”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成就各类人群充分就业,已经化为一种润物无声的长期惠民举措。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3.13万人,完成年计划的95.8%。全省转移就业实现工资性总收入355.5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5.4亿元。
(责编:王帝元、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