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沪市中心不少商务楼外有了“外卖取餐点” 也容易错拿
据《劳动报》报道,近期,在市中心不少商务楼外,都设立了方便白领取餐、外卖员送餐的“外卖取餐点”,在保障楼宇安全的同时,提升了外卖员配送效率,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然而,劳动报记者了解到,由于取餐点大多设置在室外开放场地,也无专人值守,外卖遗失错拿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背后的风险大多由小哥承担,而更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似乎也并未引起重视。“外卖取餐点”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仍有不少的空间值得去完善。
白领、外卖员彼此受益
中午时分,劳动报记者来到兴业太古汇外的“外卖取餐点”,这个取餐点外观类似常见早餐推车,上面标注了具体的开放时间为午间10点至14点,晚间17点至19点,取餐点分为上下三层,上两层为货架,最底层为橱柜,货架根据餐品种类进行了区域划分,如饮料、汤品、主食等。而在一街之隔的恒基688广场侧门位置,也设立了一个类似的木制推车,上面标注着“外卖交收处”的叫法。
时值用餐高峰,来到取餐点寻找自己外卖的白领,与抵达放置食物的外卖员,络绎不绝。对于外卖取餐点的设置,白领们与外卖员们大多表示,这是一个互惠的办法。
“比以前方便多了。”在兴业太古汇里工作的白领薛小姐表示,大楼是禁止外卖送餐员上楼配送的,以往叫外卖,小哥都会在楼下打电话催着下楼去取,碰上她接待客户或开会,无法及时下楼,“有的小哥比较急,就索性藏在1楼大堂的某个位置,让我有空自己去找。”“最大的好处,还是配送效率提升了。”一位外卖小哥向记者介绍,原先他在南京西路各个商务楼派单,最大的困扰就是与客户衔接不畅,“我一般是提前15分钟左右和客户联系,但到了楼下,多数客户还在高楼里,大楼保安又不让进,只能等,几个客户你一拖,他一拖,我高峰期就做了几单了。”而今有了取餐点,他每日相同时段,能比以往多送15-20单。
记者尝试联系了兴业太古汇物业方,但物业方面婉拒了采访。但一位保安在私下交流中表示,这一做法是为了方便白领取外卖,更出于保障楼宇安全考虑。“这种大型商务楼,来往人多,进出都需要登记、门卡等,外卖小哥肯定没这工夫排队登记。另外,外卖都是汤汤水水,午间占用电梯,容易有碰擦倾覆危险,所以有这个统一放置的地方,蛮好的。”他说。遗失错拿或由小哥担责
“喂,师傅!餐在哪儿呢?桌上没有,柜子里也没有?”下午1时,吴小姐在恒基688广场外的外卖交收处仔细寻找,都没能找到有自己名字的餐,只得赶紧联系小哥。“不光遗失,还有错拿,比如大家点了同一品牌的咖啡,放在一起,一粗心很容易拿错。”她说。
而类似的遭遇,在这些外卖取餐点,时有发生。记者发现,在这些物业设立的取餐点运作期间,都没有专人看管,而仔细阅读这些取餐点使用细则,物业都明确了自己的“免责声明”。如恒基688广场明确:“此处仅提供外卖当面交接,如有遗失,请及时与商家或者平台联系,谢谢配合。”兴业太古汇则明确:“餐食由送/订餐人自行看管,如有遗失或食品安全问题,请与送餐人员/单位联系。”
当外卖遗失或错拿后,消费者可以找外卖员、平台,外卖员则必须承受下这些风险。“自己赔,到平台事儿就大了,而且还怕客户给差评。”一位外卖小哥坦言,取餐点的设置虽然提升了配送效率,但违背了许多平台“餐食当面交接”的外送原则,这些取餐点大多设置在外部公共场所,无专人看管,一旦出现争议,很难说清责任。
不过,即使存在这些风险,许多外卖小哥仍对取餐点这种模式表示认可,这背后是一个概率的博弈。“有了这个取餐点,我每天早晚高峰能多送30单左右,一个月就是好几百单,按照每单8-10元左右的提成,能增加近千元收入。相对而言,一个月的遗失和错拿,不到5件,按原价赔,仍然有的赚。”一位小哥如此计算。
外卖丢失保险待考虑
“外卖也好,快递也罢,这些末端配送行业的一线职工的工作强度大,而且一旦出现丢件遗失等问题,往往是第一责任人。”《上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杂志主编周斌表示,现在末端配送的形式愈发多样,情况也愈发复杂,在丢件上,呼吁企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仅算“经济账”,让所有风险由小哥一人承担,适当减轻职工压力。
“如今外卖末端配送的形式比较多样,在和用户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如果被遗失或是错拿,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不会‘一刀切’让骑手承担,”一家外卖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不仅给予了用户投诉的渠道,对于一线的外卖骑手也有相应的申诉机制,如提供“外卖交收处”照片,与消费者的聊天记录、订单备注信息等,若核实情况属实,不会对骑手进行处罚。
如今,为了保证快件的安全性,部分企业都推出了“快件险”、“保值”等业务。而在外卖行业,目前企业或平台大多还停留在对运力的保障,如“承诺30分钟不到,给予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赔付”等。“外卖险,我们在考虑,中间涉及的环节比较多,需要一些时间。”一家外卖平台表示。
食品安全问题更需重视
“外卖和快递还是有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要吃进肚子里去,食品安全问题比丢件更不能忽视。”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汪鸫表示,眼下正值低温,这些放置在露天,又无人看管的餐品,一旦发生食品问题,消费者、店家、外卖员与平台之间的责任界定将是难题。
外卖取餐点是一个不错的手段,但还可以做得更人性化一些,比如能否将其从室外搬进室内大堂;可否安排专人值守,维持秩序等等。当然,消费者与外卖员的消费习惯,可能也需要进行一些调整,比如消费者可主动了解外卖的外包装,放置位置;小哥也可拍照证明自己如约送达了外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