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河南 » 正文

全球报道:文化产业风华正茂 河南文化五大新态势你中意哪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29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文化产业风华正茂 河南文化五大新态势你中意哪个“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物展新加坡南华儒剧社潮剧《画皮》剧照观

原标题:文化产业风华正茂  河南文化五大新态势你中意哪个

“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物展

新加坡南华儒剧社潮剧《画皮》剧照

观众参观国际展览

话剧《一句顶一万句》剧照

豫剧《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剧照

阿富汗文物专家

制图杨阳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文吴国强洪波摄影

“我们很年轻,不过上下五千年!”

因古老而闻名于世的厚重河南,正在释放巨大的活力和创造力,刚刚走过的2018年,她留给人们最深刻的感受是青春。

这一年,河南文化发展步履铿锵,有太多值得书写的成就。站在岁尾,我们决定将目光投向其中稍显稚嫩却孕育着无限可能的新面孔,梳理2018年河南文化发展的新态势:

国际范儿的大展越来越多,不出省就能看到遥远埃及、阿富汗的国家宝藏;复合型书店接连涌现,城市商圈里的书香越来越浓;肯尼迪、大都会、百老汇等世界顶级剧院负责人相聚中原,河南剧院文化的声音被世界倾听;文旅融合打开新风口,“老家河南”从此牵手“诗和远方”;文化产业方兴未艾,一大批强势文化品牌扬帆远航……

国际范大展让河南拥抱世界

“世界你好,我叫河南。”2018年4月,外交部全球推介会上,河南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中原。这只是2018年河南与世界协奏的序曲。

神秘的埃及与厚重的河南相隔约8000公里,但在年初的河南博物院,持续4个月时间的“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物展,让河南观众大开眼界。

不用坐飞机,不用发愁语言不通,就能看到人木乃伊、动物木乃伊、大型神像、神庙模型、生活用品、青铜雕像、木棺、棺盖、护身符等200多件重量级展品。

紧接着,“阿富汗国家宝藏”展览跨越万水千山,在5月走进中原大地,在郑州博物馆与广大观众见面。

展出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231件(套)珍贵文物,囊括了金器、玻璃器、青铜雕塑、象牙雕刻等奇珍异宝,包含多个文明的文化元素,各具特色。

在此之前,这批珍宝自2006年起,开始了世界巡展之旅,先后在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巡回展出,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郑州博物馆积极参与到这场传承全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接力中,迎来了中国的第4站展览(总第22站)。

这是郑州博物馆首次接展国际性展览。“展览期间,社会各界反响强烈,观众人数达到37万人,这个数字在短期展览中创了郑州博物馆之最。”郑州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汤威说,未来,像这样的国际性展览在郑州会越来越多。

这一年,郑州还举办了2018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中国第17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法国著名导演、摄影家雅安·阿瑟斯-贝特朗,法国普罗旺斯国际摄影节副主席、摄影家安娜·巴洛伊等国际友人在谈到郑州的节展印象时不约而同地表示:美丽的城市,国际化是最大特点。

文化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1月7日晚,145件(组)河南出土的珍贵文物带着中原人民的重托,顺利起航赴卢森堡展出。这些器物类别包括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以及玉器等,时代上自夏商,下迄宋金,时间跨越3000多年。

这是河南文物首次赴卢森堡展出,开启文物外交新篇章。

让河南拥抱世界,让世界认识河南。开放包容是中原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未来也将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澎湃向前。

“商圈+书店”模式成为城市新风景

2018年,郑州人的朋友圈经常会被一家家“网红书店”刷屏。

曾经遭受电商剧烈冲击的书店行业,正通过与商业地产的联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郑州购书中心国基路美盛店、郑州购书中心桐柏路睿海店、尚书房海汇中心店、粱实书店等面积高达两三千平方米的大型书店相继开业。加上两年前开业的中原图书大厦回声馆,实现了郑州东西南北中全方位覆盖。

自此,郑州大型书店综合体的版图轮廓初现。这些新兴书店集阅读、交流、休闲、文艺沙龙、亲子教育、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区位多在地产商圈之中。

不仅如此,书店也逐渐成为商业综合体的标配。郑州大摩西元广场里有纸的时代书店,郑州璞丽中心、朗悦公园茂内有我在书店,华润万象城、新田360广场以及开业不久的正弘城里有西西弗书店。

“商圈+书店”的模式,成为郑州书店业的一道独特风景。

“书店与商圈融合让城市更有文化味。”海汇中心负责人表示,书店在商业地标存在,是一个好的文化现象,也提醒了人们,除了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同样重要。和多个商业综合体有过合作的省新华书店尚书房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商业综合体作为区域生活消费中心,人们已经形成了到商业综合体消遣的生活习惯,书店填补了这种商场业态中的一个空白,有利于推动全民阅读。

郑州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报记者,实体书店与商圈融合发展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模式,书店既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能够为前来购物的消费者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特别是很多网红书店以独特的装修风格,别具一格的人文氛围,成为深受都市年轻人欢迎的文化场所,也为商圈增加了文化气息。

该负责人也指出,目前实体书店行业整体利润微薄,难以承受高额房租,所以实体书店进驻商圈通常需要物业方提供相对优惠的房租才行。

值得关注的是,郑州本土书店注重树立品牌的同时,也开始走出河南,已经举办了440余场读书分享会的松社书店,就开拓了厦门业务。

剧院文化走进日常生活

2018年的秋天,肯尼迪艺术中心、大都会歌剧院、百老汇等世界顶级剧院的负责人,以剧院的名义相约中原。

这场以“剧院国际合作与共赢——国际视野下大型剧院的剧目制作与运营管理”为主题的第二届保利国际剧院论坛会议,在河南艺术中心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杰出舞台艺术及剧院管理专家齐聚一堂,在节目引进、项目制作、观众培养等方面加强了行业对话,共同探讨和推动剧院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河南剧院的声音,开始被世界倾听。自2008年投入运营以来,河南艺术中心走过了整整10年,共举办各类文艺演出2700多场,接待210多万名观众。引进剧目从音乐剧《宝莱坞商人》《茜茜公主》《人鬼情未了》,经典舞剧《天鹅湖》《大河之舞》等国外精品剧目,到话剧《茶馆》《暗恋桃花源》,舞剧《孔雀》等国内名作,打开了一扇河南省与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和互动的新窗口。

而就在几个月前的5月,河南省文化厅举办了“‘一带一路’河南艺术展演周”,在郑州、安阳、鹤壁、周口、信阳、洛阳等地,共计开展14场巡演及交流活动。

新加坡偶戏《狮城玩家欢》、意大利假面喜剧《仆人的小故事》、越南丛剧《传奇的榕树下》、柬埔寨皮影戏《神奇的纳加箭》……不出河南,观众便可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典剧目欣赏个遍。

进行到第八届的黄河戏剧节在驻马店举行,来自河南、北京、上海、新疆4个省市自治区24个院团的25台精彩大戏轮番登场,涵盖了京剧、豫剧、曲剧、越调、淮剧、话剧等多个剧种。

根据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改编的同名话剧今年在全国巡演,用河南方言讲述河南的人和事,融入豫剧元素。河南方言剧《老街》晋京展演,将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宝丰马街书会介绍给更多的人。

被称为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堡垒的剧院,如今在郑州也越来越多。

2018年以来,多家大小不一、特色各异的民营剧场先后迎来观众,尤其是“小剧院进了电影院,大商场有了小剧场”等剧场新业态引发关注。河南文化大厦小皇后大剧院在今年7月迎来首批观众,开心简史先锋剧场开进了五一影城,纸的时代小剧场在大摩西元广场内诞生,丹尼斯大卫城剧场的演出进入常态化。

剧场越来越多,推动了戏剧创作的繁荣,在国有各剧种院团之外,民营话剧团体也开始崭露头角,探索商业演出模式。

走进剧场看演出,正成为河南人的日常生活方式。

文旅融合打开新风口

“到此一游”,正迈向深度文化体验。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的河南,借助文旅融合的风口,振翅奋飞。

今年5月,2018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近30个国家100多个旅游城市的市长和代表相聚一堂,共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本届论坛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第一次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见证着“诗和远方”携手同行。

论坛的签约项目中,就有一批文化旅游融合项目,包括投资200亿元的巩义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项目、投资100亿元的信阳南湾开元文化旅游综合项目等,未来或将成为河南文化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十一黄金周后,大河报先后以《上海女作家游河南倾情“亲爱的豫”》《“亲爱的豫”总有一处风景与众不同》为题报道了上海女作家石磊游记《亲爱的豫》成热点的新闻,引发读者热烈反响,河南网友纷纷设计自己眼中的“小众河南文化旅行线路”。

石磊在8天河南文化之旅中,避开了热门景点,选择了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小众景点。她在游记中感叹:“一路驰骋,河南这个地方,动不动就是两千年的人物曹操孔明武则天,开口就是商周秦汉,几乎处处辉煌,脚脚有灵。”

继“老家河南”之后,河南又有了一张亲切而又时尚的新代称——“亲爱的豫”。全国各地不少游客留言“想跟着你的脚步走一圈”“原来河南有文化底蕴的景点这么多!”

10月16日,在永城召开的“老家河南”旅游宣传营销会议上,石磊被授予“河南旅游特别贡献奖”,这也是河南旅游管理部门首次授予个人特别贡献奖项。这一事件也被视为文旅融合的传播典范。

十一黄金周的另一个数据同样引人瞩目: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广泛组织开展各项文化惠民活动,累计接待观众达1523万人次。作为文博大省,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观众纷纷前来打卡,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等场馆人数屡创新高。

11月26日上午,按照机构改革方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河南省政府北门揭牌成立。这也标志着河南的文化和旅游进入到深度融合。

文化产业风华正茂

谈历史谈文化,河南人总是挺胸抬头、自信满满,可当谈及文化产业,总会些许沉默,有点不自信。这种现象在2018年发生了改变。

12月19日,“出彩新时代·文化新力量——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河南文化产业盛典暨河南文化产业主题论坛”在郑州河南文化大厦举行,专家、学者、从业者共聚一堂,聚焦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新机遇。此次活动,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大河报社、河南省文化产业协会承办。

在盛典发布的影响力文化品牌榜单中,既有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梦祥银、水秀等文化产业老品牌,亦有中原国际时装周、石佛艺术公社、中国汝瓷小镇等近年来涌现的强势新品牌。

河南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特别是近几年增长较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河南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1341.8亿元,比上年增加129亿元,增幅为10.6%,占全省GDP的比重为3.01%,增加值总量在中部六省中首次居第一位。

2018年,郑州商都历史文化片区、百年德化历史文化片区、二七华侨城、宋城·黄帝千古情项目等16个重大文化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606亿元;洛阳举办了首届中原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鹤壁举办了第五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河南文化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

湖北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年发布的《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8)》中,从文化生产分类指数、文化供给分类指数来看,河南居于全国前五位;文化发展指数排名,河南省也进入全国前十强。这说明河南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文化生产能力充足,有充满活力的文化市场转换能力。

两个月前,河南文化产业智库及智库专家委员会在河南日报报业大厦正式揭牌成立。15位来自重点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的学者,参与河南重大社会经济建设的专家及文化产业领域的优秀企业家成为智库首批专家。他们将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适应消费升级的整体大趋势,河南文化产业的活力正在不断迸发。”河南省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郭广新表示,最近几年来,投资方逐渐认识到文化的长远性,大企业财团在文化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多,建业、银基、竹桂园等都在加大步伐,既有电影小镇、足球小镇等文化地产项目,也有“只有河南”、“黄帝千古情”等大型演艺项目。

郭广新也建议,一座城市的文化项目需要注重集聚效应,注重整体规划,这样可以更好地打造现象级的文化产业。

(责编:尚明桢、杨晓娜)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