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全球财经频道:中国17城经济总量就占了全国1/3 大城崛起成经济增长原动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18  来源:搜狐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17城经济总量就占了全国1/3,大城崛起成经济增长原动力在刚过去的2018年,有3个城市将新晋加入生产总值(GDP)“万亿俱

原标题:17城经济总量就占了全国1/3,大城崛起成经济增长原动力

在刚过去的2018年,有3个城市将新晋加入生产总值(GDP)“万亿俱乐部”,使得这个集团成员数量增至17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大城市对经济增长的支撑日益凸显。

最近,地方经济工作会议和地方两会陆续召开,这些会议传递的信息显示,一些大城市在总量规模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着中高速增长,并且结构更为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担当作用。

大城市成增长“原动力”

1月12日,郑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宣布,2018年郑州市GDP总量首破万亿元大关,成功晋级“万亿俱乐部”;同时,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

梳理最新的信息,预计今年全国将有3个城市GDP跨过万亿元台阶,使得万亿俱乐部成员增至17个。第一财经统计,这17个城市经济总量已经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且保持较高的增速,其中,有的城市甚至分别跨过1.5万亿元、2万亿元、3万亿元的台阶。

事实上,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就注意到了中国大城市的这一崛起。根据该机构去年发布的《全球大都市监测报告2018》,中国大城市的能级和数量不断上升。在2012年对全球300个典型大都市进行研究分析时,中国上榜的城市只有48个,而2018年增加到103个,超过北美和西欧的总和。

该报告认为,新兴地区的大都市经济成为推动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此次上榜的103个大城市,全都是推动国家和地区增长的“原动力”。从数据上来看,中国大都市地区的人均GDP增长率是全国其他地区的四倍。

从全球来看,大都市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布鲁金斯学会以城市来研究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世界上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他们梳理出来的300个主要大都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近一半。因此,以国家作为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的基本分析单位还远远不够。

最近,一些省份加快强化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的地位。山东近日将地级市莱芜并入济南,意图做大省会城市,江苏强调要发挥南京的省会城市作用。某省会城市政策研究部门人士就向第一财经表示:“这是一个大城崛起的时代。”

其实,从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来看,中央政策就倾向做大中心城市,多个城市被点名“引领带动作用不够”,措辞中提及“龙头作用不够”“省会作用不够”“中心城市作用不够”等。这些城市包括山东省的济南和青岛、福建省的厦门、辽宁省的沈阳和大连、黑龙江省的哈尔滨、江苏省的南京。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向第一财经表示,经济活动一般向有利地方聚集,很多省份空间聚集不够。一个省会城市经济总量占比20%~40%,起到增长极核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从点到线再到面,做强省会城市建立空间等级体系,就能形成经济发展自组织。

因此,做大省会城市、提升起首位度显得尤为重要。前述政策研究人士就表示,在关注和研究这些省份做大省会城市的现象。戴宾也向第一财经表示,区域竞争将越来越表现为大城市之间的竞争,大城市起到为区域吸纳要素集聚的作用。

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近日在四川省人大会议上就要求成都,要切实担负起吸纳聚集全国全球要素资源的责任,进一步发挥首位城市优势,不断提升人才创新力、要素集聚力、资源转化力、文化影响力,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集聚和配置要素资源。

如何平衡虹吸与扩散

当然,这些省份强化省会城市的过程,将面临着资源要素向省会集聚,对区域内二级城市产生虹吸效应,如何处理这一关系?同时,在一些省份强化省会城市之际,另一些地区也面临省会城市独大的局面,应该如何协调发展?

最近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

这一文件首先明确了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实际上,这一文件的精神与中央巡视组通报材料是一脉相承的,就是强化中心城市的作用,但是强化中心城市不是单纯做大省会,目的还在于通过重点中心城市引领,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区域板块融合发展,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

实际上,省会城市首位度比较高的省份,已着力在推动省会城市的扩散和辐射。比如,去年四川省委提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成都作为“主干”赋予了更大的担当。成都响应四川省委号召,助推四川省高质量发展,开展多种形式发挥主干作用。

彭清华在日前四川省人大会议上也同时要求成都,要切实担负起辐射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把握好龙头与腹地、虹吸与扩散、强干与壮支的关系,推动全省加快形成干支联动、竞相发展的局面。

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冯劲夫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8年,成都主动加强与市州合作。逐一对接达成合作共识,签署政府间合作协议22项,达成部门间、区县间协议95项。在市领导带队全覆盖走访市(州)对接合作需求基础上,由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市委副书记分别带队开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成都企业市(州)行活动,累计参加企业480家,签署企业投资协议183个,协议总投资达932.1亿元。

不仅如此,成都还与四川其他市州聚焦协同发展机制建设,推动重点领域务实合作。加快构建“总部研发在成都、生产配套在市州”新型产业合作关系,121家成都企业实现省内业务拓展,1000多户企业向市州转移生产基地。

戴宾表示,城市发展的核心已经不再是经济总量,而是城市功能能级的高低,比如中心枢纽的功能,将其转化为发展动力。省会城市也不是单独作为,要与区域协调发展,没有腹地,周边区域发展不好,对自身也是一个制约,省会城市集聚和扩散同时存在。

责任编辑:李娜 UN957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