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国际频道:英媒 不论怎样,西方不可能对华收起吊桥

   2019-04-30 星岛环球网2450
核心提示:英国《独立报》4月29日文章,原题:西方不可能对中国收起吊桥——那样的话,我们损失更大,全文如下:中国大使敦促英国在评估华

英国《独立报》4月29日文章,原题:西方不可能对中国收起吊桥——那样的话,我们损失更大,全文如下:

中国大使敦促英国在评估华为电信设备安全方面要做出独立判断。其中肯定涉及国家安全,但也关系到更广泛的经济,不仅对英国,对所有发达经济体都是如此。今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经济分量会越来越大,大到何种程度时,我们就不能再忽视中国企业的活动了?

不妨从全球大视角看问题。再过大约10年,中国或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那将是个翻天覆地的事件。随之而来的会有大量思考、讨论及苦恼。诚然,凡是怀有全球雄心的西方大公司,无不已经制定中国战略,但我们大多仍把中国当成一个新兴市场来考虑。而实际上,中国已不再是新兴市场——尽管一些地方仍贫穷落后,但也有地区(比如上海、深圳)已是发达经济体了,有些方面甚至超过西方。华为总部就在深圳,其园区的方方面面堪比美欧企业。其他许多中国大公司也是如此。(因此)西方不可能把吊桥收起来。即便西方这样去做,最终对中国也不会有多少伤害,反而会令自身损失惨重。

这就导致一场讨论,涉及中国技术领先于西方或未来可能领先的那些领域。两个领域尤其有意思:在AI领域,一般认为目前中国与美国不相上下,领先于欧洲。与西方相比,中国对相关隐私没那么多顾忌。这并非说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优于或低于美欧,而是在中国开发AI相对更容易。在电池技术领域,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增长迅猛。从技术上讲,中国目前是否比美国先进不得而知。但规模意味着成本优势,这很重要。

一切都让人觉得这是一场商业霸主之争,关系到国家安全。从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但国际贸易并非零和博弈。贸易往来必然令双方获益,否则就不会有贸易了。而且不只是贸易,还有投资。看看中国对英国的投资,给我们的公司带来多少好处,比如救了伦敦的黑色出租车。从商业输赢的角度看,人人都是赢家。

西方往往把华为看成一个典型案例,代表着未来总会出现此类冲突。尽管这样想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不可贸然下结论。国家安全威胁被反复当成借口。几个月前,特朗普在贸易谈判前就把它当作限制加拿大进口的理由。过度天真或过度猜疑都不好,二者之间要有某种平衡。况且,不论怎样,我们以及西方其他国家,都避免不了与一个很快将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国家打交道。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qqzyw99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