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中外合资加油站
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2日分析称,取消限制意味着外资石油公司独立勘探开发中国国内油气区成为可能。
“上游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令人鼓舞。”壳牌中国集团主席评价道。
事实上,不只是石油领域,在中国不断释放的扩大开放信号鼓舞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正以实际行动展示对中国市场的看好。
去年,埃克森美孚公司宣布出资100亿美元在广东建设大型独资石化项目,而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化学公司也宣布投资100亿美元在广东湛江建设独资精细化工一体化基地。
除此之外,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7月1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计划未来10年在中国投资80亿元人民币(12亿美元)以升级物流体系。
“通过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我国利用外资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保持了平稳发展势头。”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正面影响”
决心的背后,是迎接挑战的实力和底气。
商务部不久前发布的一组数字,恰印证了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的平稳发展。
在6月13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高峰表示,今年前5个月,主要投资来源地中,中国香港、韩国、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投资分别增长3.7%、88.1%、18.9%、7.5%、9.2%和100.8%;欧盟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29.5%。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商务部网站)
而与此同时,新版“负面清单”的发布,也给这一良好势头带来了新的动力。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中国经济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这次中国“负面清单”缩短,便充分体现了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
他告诉小锐,“负面清单”以前也缩短过,但显然这次与以往情况不同。
“以前的‘负面清单’是‘特事特办’,而这次清单是在《外商投资法》出台后发布的,将成为‘常态化’的负面清单。”
白明表示,在“负面清单”扩大市场准入、吸引外资的同时,中方发布的“正面清单”也让外资来华后可以有更大发展,优化投资结构。
“这两份清单,一个重数量,一个重质量。”他说,“这将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