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城市 » 正文

全球报道:故宫守夜人讲述防火秘诀:要禁止一切火源进故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09  来源:中新网
核心提示: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天安门支队故宫特勤中队政治指导员蔡瑞。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故宫守夜人:战勤班能手绘消防作战图北京天安门
故宫守夜人讲述防火秘诀:要禁止一切火源进故宫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天安门支队故宫特勤中队政治指导员蔡瑞。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故宫守夜人:战勤班能手绘消防作战图

北京天安门消防救援支队故宫特勤中队政治指导员蔡瑞讲述防火秘诀,要做到禁止一切火源进故宫

故宫是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殿宇宫室9000多间,收藏价值连城的历史艺术珍宝达180多万件。

如今在故宫,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日夜守护着这座文化殿堂的消防安全,他们被称为故宫守夜人。蔡瑞是其中的一员,作为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天安门支队故宫特勤中队政治指导员的他,前不久被评为“人民满意公务员”,并被应急管理部表彰。近日,记者对话蔡瑞,听他讲述故宫防火的秘诀。

制度

故宫防火有一百多项管理规定

新京报:故宫建筑都是木质结构,存放大量古籍字画,抵御火灾能力极低,历史上故宫曾发生过一百多次火灾。但是新中国成立后极少发生火灾,是怎么做到的?

蔡瑞:故宫防火,在制度方面,就有一百多项管理规定。故宫1925年成立博物院,到现在90多年了,防火的管理制度一直与时俱进,设施设备也一直在更换。

新京报:历史上,故宫有哪些防火的措施?

蔡瑞:故宫古代最主要的防火设施是护城河和太平缸(殿前摆的大水缸)。太平缸都要注满水,并且被垫起来,冬天可以在下面烧炭,保持水缸的温度。明清时期,太平缸用棉被包裹,防止结冰。

故宫的建筑还有一个象征性的防火结构鸱吻,就是宫殿屋顶正脊两端的神兽。古代传说中,这个神兽能够吞火,还喜欢登高俯瞰,所以被认为能够避火消防。现在来看,鸱吻一般高于建筑的其他位置,如果有雷电会先劈到鸱吻,也有一定避雷防火的功能。

在宫殿台基上,还有很多螭首,主要是夏天排水用的,到现在还能用,每当暴雨,就会看到“千龙出水”的场面。

办法

延续古代夏注水、冬凿冰传统

新京报:你们现在对故宫的消防保护,有从古代故宫的防火技术中得到启发吗?

蔡瑞:我们中队保留了一些古代留下来的防火传统,比如“夏注水、冬凿冰,春除草、秋清叶”。为的就是不留丁点火灾隐患,保证故宫绝对安全。

冬天金水河结冰后,我会带着队员在金水河里每隔20米就凿开一个一米见方的冰窟窿。虽然现在的水源能够保证灭火需求,但是我们还是延续着“冬凿冰”的传统,确保可以就近取水。

夏天,我会带着人往太平缸注水,太平缸离宫殿很近,作为“第一桶水”能解决水源不足的燃眉之急。春季,我们及时清除屋顶和院内的杂草,既防火又保护古建筑,你看现在故宫房顶基本没有草了;秋季,风干物燥,我们会及时清除院内的落叶和可燃物,一共清理好几吨,还会将10余万平方米的植被湿化,防止着火。

新京报:夏天是给所有的太平缸都注满水吗?

蔡瑞:我们只会对未开放区域的水缸注水,开放区域游客太多,太平缸很大,注满水的话,怕有游客,尤其是孩子发生危险。

能力

保证第一时间到达指定地点

新京报:新中国成立之初,也没有什么先进设备用来防火,你的前辈都是怎么做的?

蔡瑞:当时故宫缺少完善的防火设施,我们中队就在城墙上设置“瞭望哨”和“火卫岗”,一年365天,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在城墙上昼夜守望巡逻,既防火、又防盗。

新京报:故宫面积这么大,有宫殿八九千间,游客第一次来基本会转晕,你们对线路熟悉吗,是怎样做到的?

蔡瑞:建队之初,故宫内部环境复杂多样,八千多个殿宇纵横交错,确实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和挑战。我们中队的战勤班被称为“活地图”,时至今日仍然传承着各大宫殿“一口清”、手绘消防作战图的绝活。从重点部位到行车路线、从水源点位到管道口径,甚至容易发生车道堵塞的区域都被不同线条和颜色精确标注,一笔一画都是工工整整、所有资料都是细致入微,保证第一时间能够到达指定地点。

新京报:你们现在每天的巡查路线是怎样的?

蔡瑞:我们把故宫划分成了十大保护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重点建筑物,比如一区域的三大殿等,我们为每个宫殿量身制作了火灾扑救预案。队员每天巡查路线不同。早上八点半开始巡视,看看有没有杂物,还要检查消防栓、灭火器等。

设备

故宫有五千多个火灾探测器

新京报:与过去单靠人防相比,现在有哪些先进设备在守护着故宫?

蔡瑞:现在故宫有五千多个火灾探测器,吸气式火灾探测器113个,还有红外感应器,既防火又防盗。我们有一个很大的中控室,跟各个宫殿岗亭联动,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显示在大屏上。故宫内还有167个消火栓以及4000多个灭火器,我们会逐一定时检查保养。

新京报:听说你在工作中有很多创新,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蔡瑞:我和队员一起钻研探索,加装了消防“吉普车”,这个吉普车能利用移动泡沫灭火单元快速处置,而且具有防冲撞性能。我们还研发了“肘式水枪”,可对着火点实施精准射水,并且自制了“重叠式水带推车”等装备。

新京报:这些装备对于保护故宫起到了什么作用?

蔡瑞:这些装备大大缩短了水带铺设时间,实现了“一分钟处置”的最佳效果。比如,我们反复开展实战化灭火操法演练,像太和殿这种超高、超大体量的建筑,十分钟内就可以用水枪、移动水炮、云梯高喷完成立体化水幕整体全覆盖。

责任

消防安全是故宫的命根子

新京报:我们知道火灾对博物馆的毁灭是灾难性的。2018年9月2日,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馆内约2000万件藏品仅有10%得以幸存。今年4月15日,有800多年历史的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塔尖和大部分屋顶被烧毁。故宫的游客这么多,怎样确保防火安全?

蔡瑞:现在故宫开放70%的区域,明年将开放到80%。故宫现在每年有超1500万的游客,高峰每天限流8万人。这么大面积、这么多人,确实给防火带来很大的压力。

我们要做到禁止一切火源进故宫。目前,进入天安门广场区域安检,防止游客携带易燃可燃物品,比如打火机、火柴等。每到五一、十一等假期,我们都要派一批消防队员去安检口,对游客进行疏导,督促游客遵守故宫规定。

新京报:前不久,国家博物馆也成立了消防站,目的是什么?

蔡瑞:国家博物馆也是重要的防火区域,此前我们支队就有一部消防车在国博24小时备勤,现在成立一个微型消防站,配备消防指战员25名、消防车2部,对保障博物馆及馆藏文物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新京报:我看到你们的荣誉挂满整整一墙,“故宫消防卫士”的牌匾是怎么来的?

蔡瑞:“故宫消防卫士”的牌匾是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送来的。他跟我们说,“消防安全是故宫的命根子。有了你们,我们才有信心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你能看到,中队取得了很多荣誉,但唯独缺少战功。战功是我们最不想要的。每当新兵羡慕兄弟单位在火场受到表彰时,老兵都会严肃地跟他讲“在故宫,盼什么都别盼着火,求什么都别求战功”。我们宁可一辈子默默无闻、没有立功的机会,也不会让故宫出现任何一次火情的可能。

【人物简介】

蔡瑞2002年12月入伍,已经从事消防工作16年。

入伍第二年,在怀柔区黄金冶炼场氰化氢气体泄漏事故中,蔡瑞作为第一梯队内攻人员,和战友协调配合处置20多个小时,成功避免氰化氢气体的大面积泄漏甚至连环爆炸。

入伍第五年,石景山衙门口槽罐车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中,他带领本班人员深入槽罐车附近,一直持续战斗了20多个小时,采取轮胎放气降低高度、强行堵漏、拖车转移等措施,成功处置了此次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2014年,他来到驻守在故宫内的消防中队,这个中队承担着守护历史文化瑰宝故宫的责任和使命,曾被公安部授予“忠诚坚守模范消防中队”荣誉称号。

蔡瑞来了之后要求每天四班轮流巡逻,对用火用电、消防设施进行全天候、无缝隙、不间断巡查,年均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300多件。同时把故宫划分成十大保护区域,对九千多间殿宇宫室、167个消火栓以及4000多个灭火器逐一调研,为每个宫殿量身制作了火灾扑救预案,反复开展实战化灭火操法演练。

2017年5月19日,全国公安系统英模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蔡瑞代表英模作了表态发言。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省级以上表彰奖励7次。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编辑:姜贞宇】

原标题:故宫守夜人讲述防火秘诀:要禁止一切火源进故宫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