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0年 民生保障网越织越牢(权威发布)
建立起世界最大教育体系、住房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安全网、基本医疗保障网
本报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邱超奕)26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民政部部长黄树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介绍了70年来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关情况。
陈宝生介绍,我国已建立起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拥有各级各类学校51.9万所、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教育总体水平已居世界中上行列,为经济社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以高等教育为例,国家高层次人才60%以上集聚在高校,国家基础研究和国家重大科研任务60%以上由高校承担。
黄树贤说,目前我国的社会救济已从临时性措施发展到制度化保障,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了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每年保障6000万左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织密兜牢了基本民生网底。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有各类养老机构2.99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4.34万个,养老服务床位735.3万张。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张纪南介绍,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数从1949年的1.8亿人增加到去年的7.8亿人,城镇新增就业连续6年超过1300万人。着力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对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我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张纪南说,纳入保障人员越来越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5亿人,失业、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均在2亿人以上,覆盖绝大多数职业群体;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8万亿元;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服务更加方便快捷。
“70年来,我国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基本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住房问题。”王蒙徽说。我国建成世界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群众解决住房困难。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分别提高263倍和395倍。
“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孕产妇死亡率由1500/10万下降到18.3/10万,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马晓伟说。卫生投入不断提高,201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达到6.6%。建立起世界最大基本医疗保障网,覆盖人口达到13亿多。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超过99万个,医疗卫生网络不断健全。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27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