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缺乏维生素C将影响女性后代生育能力
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由加州大学、多伦多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合作研究发现,母亲怀孕期间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女儿生育能力下降。
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模型进行实验,将缺乏维生素C的母鼠的雌性后代与基因相同的对照组小鼠进行比较,该模型中维生素C的缺乏并不影响胚胎发育,然而,与对照组相比,缺乏维生素C的雌性胚胎中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数量显著减少。该研究表明,在小鼠模型中,母体孕期补充维生素C,对于适当的DNA去甲基化和雌性胎儿生殖细胞的发育是必需的。母体孕期缺乏维生素C并不影响胚胎发育,但会导致雌性后代成年后生殖细胞数量减少、减数分裂延迟和繁殖力下降。
●肥胖患者动脉蛋白损伤血管
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肥胖的心脏病患者中,动脉周围的脂肪会分泌大量称为WNT5A的蛋白质。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蛋白对血管具有“毒副作用”。
研究人员对大约1000名接受心脏手术的心脏病患者的血液和组织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肥胖患者的血液中一种被称为WNT5A的蛋白含量超出正常阙值,并且具有较高WNT5A水平的患者往往会在其动脉中显示出更快的“斑块”积聚进程。而这一“斑块”便是脂肪、钙和其他物质的沉积物,这些物质往往是阻塞动脉并引发心脏病或中风的罪魁祸首。为了验证这一结果的正确性,研究人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结果同样证明,血管细胞暴露于WNT5A的蛋白时,该蛋白会分泌出更多的“有毒产物”,加速斑块堆积的过程。
●情绪影响癌症疗效
发表在Nature Medicine 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精神因素与肿瘤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在反复的社交失败等应急反应中会增加,从而介导了免疫抑制作用。简单说,就是心情不好,严重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
癌症治疗过程中常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黏膜炎、恶心、呕吐、发烧等副作用,而这项研究表明,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干扰化疗相关的免疫刺激作用,从而降低化疗效果。患者本身的情绪作用则会通过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产生干扰,因此,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或者通过药物抑制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作用,可能有助于提高化疗和免疫疗法的疗效。
●午睡可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
瑞士洛桑大学医院研究人员发现,每周午睡1-2次能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研究人员从瑞士洛桑随机选取了3462名年龄在35岁-72岁之间的居民,对他们进行了首次体检,收集了前一周的睡眠和午睡模式信息,随后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了为期5年的监测。
研究者观察发现,经常午睡的人(一周3-7次)往往比那些不午睡的人年龄大,而且以男性、吸烟、肥胖、晚睡者居多。在监测期内,发生了155例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事件。分析结果显示,与从不午睡的人相比,偶尔午睡(每周1-2次)的人心脏病发作、中风、心衰风险要低48%。在考虑了白天过度嗜睡、抑郁和每晚至少睡6小时等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依然没有改变,只有年龄较大和存在严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影响这种相关性。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编辑 王鹿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