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解析非洲猪瘟病毒结构
10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显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王祥喜团队和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步志高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研究成功分离出国内正在爆发的非洲猪瘟病毒流行株。同时,还新鉴定出非洲猪瘟病毒多种结构蛋白,搭建了主要衣壳蛋白p72等原子模型,揭示了非洲猪瘟病毒多种潜在的保护性抗原和关键抗原表位信息,阐述了结构蛋白复杂的排列方式和相互作用模式,为开发新型非洲猪瘟疫苗奠定了基础。
●晚睡早起精力充沛是基因“作怪”
为什么有些人睡得晚,起得早,白天精力还特别充沛?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了其中关键——一种叫做NPSR1的受体的基因突变。
根据《科学转化医学》16日发表的论文,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犹他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对一个“短睡眠者”家族的两个成员进行基因测序,发现他们体内一种叫做NPSR1的受体的基因发生突变。根据科技日报报道,研究人员将这种突变引入小鼠体内发现,突变小鼠更为活跃,睡眠时间更少,而且具有很好的恢复力,但其记忆力测试与野生小鼠一样好。
●科学家绘制全球儿童死亡“地图”
根据英国《自然》杂志16日发表一项研究称,科学家绘制了全球五岁以下儿童的详细死亡“地图”,估计有1.23亿儿童于2000年至2017年间死亡。这一研究能为消除全球儿童可预防死亡的政策和公共卫生项目提供关键信息。
研究发现,在国家水平上,所有被研究国家的儿童死亡率在2000-2017年间下降41%。2017年儿童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团队估计,如果没有地理上的不平等,这八年间约三分之二的儿童死亡是可以预防的。
●刺激耳朵有助预防衰老改善健康
来自中国科技网的报道显示,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发现,通过刺激外耳中的迷走神经,可以改进全身的健康状况,包括睡眠、情绪等等。
试验中,研究人员连续两个星期,每天15分钟对志愿者外耳上的迷走神经进行微电流刺激。结果发现,这一疗法增加了副交感神经分支的活动,减少了交感神经的活动。由此,帮助重新平衡和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利兹大学生物医学科学院布勒瑟顿博士表示,目前的计划是探讨此疗法是否可以改善心脏衰竭、抑郁症以及大肠激躁症等一些疾病的症状。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郭利
原标题:晨读丨美好的10月19日,从关注健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