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优秀理论宣讲报告是这样“炼”成的
“下周在太原市尖草坪区一中约好了讲课,这两年关于党的创新理论的宣讲,社会需求特别大,人们非常喜欢,常常让我感到时间不够用。”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石磊一边放下预约宣讲的电话,一边说道。
中宣部近日对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个人、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和微视频进行了表彰。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石磊的《走进习近平总书记的书香世界和智慧人生》被评为全国优秀理论宣讲报告。12月8日上午,记者走访了石磊,听她讲述全国优秀理论宣讲报告是怎样“炼”成的。
有温度有滋味有生机
太原市第六十一中学322班的学生坐在书香萦绕的太原市图书馆的马克思书房里,老师站在T形桌前,讲述着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的故事。“这堂思政课特别走心,让我受益匪浅”“相比较之前的思政课,这堂思政课有趣生动,互动性很强”……课后孩子们兴奋地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
给孩子们带去很多启迪的报告——石磊的《走进习近平总书记的书香世界和智慧人生》正是马克思书房设计的“小小马克思”培养课程的内容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要“飞入寻常百姓家”,就需要有温度、有滋味、有生机的大思政课堂,需要理论工作者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理论思维的种子。2018年5月,太原市在全国首创马克思书房,为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思政课。石磊说:“2018年下半学期的时候是一周一次,因为特别受欢迎,2019年增加成一周两次。”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培养理论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让孩子们对思政课感兴趣,爱上思政课,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理论思维的养成。马克思书房思政课的对象是中小学生,讲课老师是大学教授,给青少年做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让党的“红船精神”、青春之歌在“00后”心中唱响。
通过小故事讲述大情怀
把思政课讲得不枯燥、不难懂就需要会讲故事。石磊在给大学生上思政课的时候,有一个反转课堂的环节,就是设计专题让学生上讲台讲。在设计的专题中,她发现学生们对于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的故事很感兴趣,对于贴近自身生活的故事更能引起共鸣,比如有来自农村的学生会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村民建设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的故事来谈脱贫攻坚。于是,石磊在宣讲报告中用小故事、大思政的讲法,把思想政治理论的温度与深度、穿透力与吸引力结合起来,效果非常好。
故事是文化传统赓续和价值理念传承的重要载体。讲好故事能滋润心灵,引发思考,鼓舞人心,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引导人们保持理想,坚定信仰,最终让大家在思想和感情上产生双重共鸣,实现感性和理性的有机统一。石磊给小学生们讲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诫子书》时,孩子们会一起跟着全文背诵,气氛热烈。团省委基层非公组织团干的培训课上,一位学员告诉石磊:“来的时候我做好了听一节枯燥政治课的准备,没想到这么有意思,每个故事都很有趣,还很有借鉴意义。”
贴近实际深入浅出
要增强宣讲报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要贴近实际深入浅出,还要让学生融入其中。《走进习近平总书记的书香世界和智慧人生》分为四个部分,同时会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而进行调整,比如给小学生讲就会设计成20分钟的小课,给成人讲就是1小时20分钟的课程。第一、二部分是“修身立德须趁早、勤学兴邦终身事”,这两部分内容以习近平总书记青少年时代的成长故事为载体,把“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主题内容以深入浅出、入情入理的语言传递给青少年,树立和培育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行”。“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部分内容以“走进习近平总书记书房,和他一起读书”为主题,介绍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过的经典名著,引导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特别是引导和培养他们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兴趣。“一诗一词总关情”,主要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诗词《军民情·七律》和《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品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以此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和人民情怀、坚定“两个维护”和“四个自信”,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青少年入脑入心。
《走进习近平总书记的书香世界和智慧人生》已累计向太原市23所中小学的1400多名中小学生及部分教师、家长代表做了宣讲,反响热烈、广受好评,《光明日报》、人民网等媒体也对此做了相关报道。“年底,将有一本与宣讲报告结合的主题出版物推出。明年,我们计划让这个宣讲报告走进高中,把每一个学生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好,我愿意做他们合格的引路人。”石磊的眼中有光。(记者 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