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扩大开放,无疑是闽东北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省会城市,有福之州领风气之先,带领兄弟城市抢抓机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拓展高层次开放平台,深入打造一流开放环境。随着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在互联互通中,“四市一区”区域协同发展动力更加充沛,全面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位于南平市松溪县的长乐松溪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资料图片)
平潭建立跨境电商物流园区,推动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邹家骅摄
1
展会平台给力 发展激发活力
每一场展会都是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窗口。近年来,闽东北“四市一区”以“抱团”之势频频亮相各类大型展会活动,搭建起资源共享平台,对外开放水平节节攀升。
今年5月,各方有识之士、各界数字精英齐聚福州,共赴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之约。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蓝白色调展区格外显眼,展区内呈现福州、莆田、南平等城市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法务及数字便民等四大方面共33项建设成果,吸引全国各界人士关注讨论。
“去年峰会,我们是来福州学习‘取经’的,这次峰会我们以‘数字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带来了我们本土的智慧化建设成果。”南平市浦城县工信局副局长许荣富说。
有政务的交流,更有合作的火花。南平企业福建智云动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自主研发的电梯安全智慧监管大数据平台,一亮相便受到许多企业和单位的关注。“现场40多家企业表达想要进一步合作的意向,我们希望明年继续参加峰会。”公司总经理项凤华说。
不止数字峰会,福州的每一次重大活动都少不了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身影。今年6月18日,在福州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与往年不同,没有按常规的地市划分,而是按照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单独设馆。特别专设的闽东北项目对接平台,给闽东北区域企业提供了现场交流洽谈、后续项目对接的机会。
客流涌动,商机兴旺。今年,福州还成功举办了第二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携手莆田市第十四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宁德市第十届海峡两岸电机电器博览会、南平市第三届中国(武夷)生态食品博览会和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等展会活动撬动更多资源,在更高水平上打开了闽东北对外交流的窗口。
借力这些平台,“四市一区”经贸交流和项目洽谈成果丰硕。如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莆田市34家平台累计实现交易总额超570亿元;近3年在“6·18”期间,宁德市对接合同项目1602个,科技项目产业化、企业技术发展难题不断突破……
坚定不移走出去,“四市一区”找到了商机,发现了市场,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更认清了开放引领发展的意义。今日,开放共享的展会经济正不断释放引领效应,为闽东北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2019渔业周·渔博会。 叶义斌摄
首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州启幕。 张人峰摄
2019年10月25日,南平市第三届旅发大会举行。卢国华 陈可摄
2
山海守望相助 唱响协作之歌
协同开放,既要携手筑起对外发展平台,也要联动奏响对内协作之歌。“山海联合、优势互补、相互辐射、共同腾飞”,“四市一区”正广泛开展对口帮扶、山海协作。
6条生产线齐发,160台纺织机械轰鸣……在南平市松溪县经济开发区,福建镜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忙碌而有序。“年内还要上100台织布机,继续扩大招工。”公司负责人宋超表示。
镜江纺织原址在福州,为什么翻山越岭迁到松溪?正是基于松溪县与福州市长乐区的“山海情缘”。2015年,两地达成合作,在松溪建立起山海协作产业园。每年,两地互访交流,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协作。同时,长乐还安排共建园区建设资金,目前已建设消防水池、职工活动中心及标准化厂房等项目。
宋超告诉记者,去年公司打算进一步规模化发展时,恰逢松溪县在长乐区举办投资招商推介会,在政府的牵线引导下,他与其他股东进行了实地考察,最终决定“搬家”。
“上游企业闽瑞环保纤维公司跟我们是‘邻居’,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也享受到了原材料方面的实惠。同时,松溪县有足够的土地空间,为我们延长产业链提供了便利。”宋超说。
公司迁入后,花了近半年时间整理厂房,还带来了一批纺织“教练”在当地培养零基础员工。今年5月,公司正式投产,目前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已经准备投产。
“通过打通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通道,两地着力建好协作发展新平台。”南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9月,长乐—松溪山海协作产业园区入驻企业64家,已形成竹木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为主,食品加工为辅的产业格局。2018年园区工业总产值32亿元,同比增幅14.62%。
山与海守望相助、合作共赢,这样的协同发展才有持续力、有生命力。在莆田市涵江区和宁德市柘荣县之间,这份“山盟海誓”也结出硕果,两地互设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
在涵江柘荣产业共建园区,柘荣县汉广中药材初加工有限公司已成为跨地域合作的共赢实践。去年初,汉广公司入驻柘荣产业园,将药材基地设在太子参主产地柘荣,依托涵江的市场网络和两地政府的共同扶持,刚成立一年多,就建立起稳定的产销链。
“去年是太子参的丰收年,但农民的产品在市场上卖不出好价格。”汉广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以市场最高价收购与公司合作的11户贫困户种植的太子参,保障了农民年收入。去年底,汉广公司还投资设立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平台,有望发展成为“闽东药城”的主力军。
截至目前,柘荣产业共建园区已形成药业、刀剪、机电制造等产业集中区,入驻规上工业58家,投资总额约6亿元,吸纳就业人数12520人。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山”的资源、劳动力、生态等优势与“海”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四市一区”唱响一首又一首协作之歌。
3
发挥对台优势 共筑第一家园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作为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闽东北“四市一区”发挥各自优势,手牵手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宽领域上推进两岸深化交流合作与融合发展。
今年4月29日,在榕台胞陈奕廷荣获福建省劳模称号。自1997年随父来榕开创事业,他已成为第二代在榕台商中的杰出代表。他担任总经理的福州福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年营业额约2.5亿元,纳税1600万元。
“‘31条惠及台胞措施’提出,在大陆工作的台湾同胞可参加当地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能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评选。没想到福建这么快就落实了!”陈奕廷对福州这片土地饱含深情,这里是他创业的地方,也是他成家生活的地方,更是他实现梦想的地方。
“我愿意尽自己所能架起两岸交流的桥梁,帮助更多台青来大陆追梦。”陈奕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身为福州市台协会会长,他常常带队走访南平、莆田、宁德、平潭等地,与当地台协会座谈、联谊,共谋台胞在闽发展。
青年承载着两岸交流融合的未来。近年来,福州全力打造海峡青年节对台品牌活动,海峡青年交流营地成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陆续出台“43条”“68条”等惠及台胞台企措施,进一步提升台胞的幸福感、获得感……如今,和陈奕廷一样,在福州实现人生梦想的台湾青年越来越多。
和福州一样,平潭有着对台的天然优势。自2009年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以来,平潭就致力于打造两岸物流发展新高地。
2017年5月,平潭在全国率先将跨境直购、保税备货和海运快件三个监管中心整合为一个两岸快件中心,探索实施“一个中心+N个保税仓库”的运作模式,设立全国首个对台海外仓,服务两岸货物中转。
“2018年平潭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跨境电商与海运快件交易货值首次突破10亿元,海运业总运力超过300万吨,规模居全省第一。”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物流处副处长张舒福认为,受益于近台的区位优势以及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平潭跨境电商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今年以来,已有多个闽东北地市组团来考察,寻找合作的机会。”平潭两岸快件中心副主任陈尚辉告诉记者,2019年1月,高雄至平潭海上货运直达航线开通;3月22日,金井港区对外开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两岸物流“黄金通道”优势愈加明显。“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发挥平潭台北公共仓作用,精心培育两岸海上直航航线,推动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
开放空间就是发展空间。“四市一区”正共同用好国家出台的加强两岸交流各类措施,发挥政策叠加、溢出效应,通过资源互补、经验互协、工作互促、发展互利,共同将福建打造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海峡青年交流营地成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张人峰
第六届丝路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现场鸟瞰。 陈暖摄
4
齐走开放之路 牵手走向世界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发祥地,福州被确定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站在对外开放的时代潮头,福州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带领兄弟城市走出去、引进来,加快融入世界的步伐。
福州打造“海丝”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今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参展的海内外嘉宾、客商数和覆盖的国家地区数再创新高;
福州打造“海丝”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福州港主动融入“丝路海运”联盟,江阴港已拥有“一带一路”航线8条,成为我国“一带一路”航线占比最高的港口;
福州打造“海丝”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今年10月,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榕盛大启幕,32个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额超过180多亿元,创历史新高;
福州打造“海丝”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域。自2015年挂牌以来,福州自贸片区已推出14批创新举措183项,其中全国首创57项,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试验田”的作用;
……
在省会福州的带动引领下,宁德、南平、莆田、平潭积极响应、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通过这条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与世界交融。
10月18日,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正式破土动工。这里将建成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之一。“我们为此感到非常骄傲。”宁德时代欧洲部门负责人马蒂亚斯·岑特格拉夫在动工仪式上表示。据悉,包括宝马公司在内的一些宁德时代客户已经提交了大额订单。
宁德走出去,南平引进来。11月,一年一度的茶博会在武夷山开幕,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参展商以茶为媒,同叙友谊,共谋发展。第一次带团参会的韩国庆州市议会议长尹炳吉表示,希望通过茶博会为两地合作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
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文化交流带来民心相通。今年4月27日,莆田湄洲岛迎来妈祖诞辰1059周年春祭大典,来自全世界1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名妈祖敬仰者相聚在妈祖祖庙广场,拜谒妈祖、畅叙情谊。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闽东北“四市一区”融入“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正为世界画下同心圆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2015年挂牌以来,福州自贸片区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张人峰摄
茉莉花茶成为福州的城市名片。(春伦集团供图)
人物讲述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不久前,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的春伦茉莉花茶文创园又接待了一批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贵宾,他们是由商务部主办的国家援外培训项目“2019年‘一带一路’国家商务精英研修班”的学员,来自阿塞拜疆、柬埔寨、哥斯达黎加等11个国家。
小小茉莉,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借由海路和陆路走向世界。如今,以春伦为代表的茶企借力“一带一路”,让茉莉花茶再度飘香世界。
福建春伦集团董事长傅天龙介绍,虽然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原产地,但春伦的茉莉花茶是闽东北协作的成果。茉莉花茶中的茉莉花原料取自福州,优质的茶青取自宁德、福鼎等闽东北地区,福州通过推广茉莉花茶文化打开销路,带动闽东北地区的种植户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合作社等方式提升产品质量,实现良性循环、共同受益。“我们的茉莉花茶产业,是闽东北发展的受益者,也是推动者。”
参展企业从1家增至20家
“今年‘6·18’,我们对接项目37个,比去年增加5个,比增15.6%,成果丰硕。”在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发改处工作人员施文莱看来,“6·18”展会平台给平潭带来大机遇、大空间。
据介绍,今年一些企业现场就敲定了合作方,像福建平潭旭坤实业有限公司展示的巷道超前探测仪,吸引50多家企业问询,6家企业表达合作意向,在展会期间就和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鑫创矿山设备有限公司签订了云、贵、川地区总代理合作协议。
回想此前参展的情况,施文莱更为感慨。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不久,仅有1家企业“单兵作战”,今年参展企业则达到20家,均为战略新兴行业企业及海洋海岛特色项目。
施文莱说,企业规模、签约项目、落地转化率也逐年提升,不仅通过展会第一次和省外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去年对接的32个项目中已开工25个,其余近期也将开工。“这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的结果,也展现企业对展会平台效应的认可和信心。”
闽东北对外开放亮点扫描
1.2019年,第十七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首次设立区域协同发展馆,展示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产业发展态势。
2.2018年,首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州启幕。这是中央批准的第一个冠名“海丝”的博览会。2019年,第二届21世纪海丝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海交会特别规划福州市与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城市招商推介展。
3.2019年,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设置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展区,重点展示“四市一区”在数字政府、智慧经济、智慧法务、城市规划、绿色生态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
4.2018年,平潭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跨境电商与海运快件交易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增长3倍以上;海运业总运力超过300万吨,规模居全省第一。
5.2017年,福州海峡青年交流营地启用,打造“两岸青年之家”。2018年,正式授牌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6.截至2018年,福州市累计为宁德市提供山海协作帮扶资金近亿元,累计提供资金1540万元帮扶莆田市仙游县;莆田市落实帮扶宁德市柘荣县资金1500万元。
7.福州市与宁德市注重发挥县域特色,共同建设“仓山—周宁”“马尾—寿宁”“晋安—霞浦”三地合作园区,目前已有211家企业入园,其中对口帮扶方引进企业92家,园区从业人员1.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