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观见】“20年代”开工第一天,上海市委书记为何这样安排
摘要:这是一个需要开始冲刺的时刻,同时,它又将开启一场长跑。
对一座城市来说,开局时刻的工作安排,往往耐人寻味。
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上午,一场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正式打响了上海的“开工发令枪”。下午,市委书记李强的新年首次调研,则放在了上海人最为熟悉、时常念兹在兹的黄浦江、苏州河。
优化营商环境同加强招商引资、促进有效投资,有内在的关联;黄浦江与苏州河两岸的空间塑形与城市治理,亦有内在的关联。前者指向高质量发展,后者指向高品质生活,置于2020年的年头上,这两个大议题之间又有微妙的联系。
这一年,营商环境建设、产业项目促进,以及“一江一河”的整治提升,各自都有“交账”的要求。但看待这两桩大事,以及借此观察2020年这一年,都需要放到更大的时空之中。
这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往远了说,过完这一年,意味着21世纪度过了整整五分之一;往近了说,这一年开启的,也是整个“20年代”。换言之,看这一年,眼光至少要环顾前后10年、20年,甚至更长。
东岸滨江 资料图
“20年代”是这几天很多人挂在嘴边的热词。谈论它,不只是谈论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潜意识里,人们对这一年,赋予的是一种长时段的期望。
2020年的开局,是要为未来十年打下基础;未来十年之于今后,意义就更特别——无论对标2035年上海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还是展望2050年国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愿景,这十年所扮演的角色,都将举足轻重。
反过来,谋划未来的十年,也必须从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开始,需要具体分解到每一个看似细微、实则影响深远的布局与安排。上海着手在做的事,就合乎这样的逻辑。
这座城市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当前身处的全球变局,都呼唤着一种远近结合的发展观和治理观。
两年多前,这里的人们就开始反复追问,“10年、20年后,上海拿什么参与全球竞争?”一个共识是,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是长久的制胜之道,也是应对短期风险挑战、破局突围的应有之策。
与此同时,这座城市也反复强调实践落地的意义,并将“狠抓落实、善作善成”作为新一年的座右铭。
换言之,谋划当下的事,不能只观当下,目光要放得更长;谋划未来的事,也不能空想未来,脚步要踩得更实。
由营商环境着手促进投资,从江河沿岸着手优化城市空间,都包含着这样一种长远与切近、宏大与细微的辩证法。
好的发展态势,来源于实实在在的好项目,和稳健、高效、高质量的投资,是要通过具体的项目落地、企业活力来说话的;好的城市空间,应当为人所用、为人所乐于用,是要通过普通人身在其间的体验度、感受度来说话的。
同时,抓具体项目、做细节设计,都必须胸怀大全局、洞察大趋势、踏准大浪潮,而不局限于一时一地。两相结合,关于城市的各项决策和谋划,才会经得起长时段的检验,才会有质量之高、品质之优。
更深的内涵是,从经济发展到民生事务,从城市设计到空间治理,上海的方方面面,都要愈加重视“环境”二字,愈加善于通过一个综合环境的打造,来撬动城市能级和竞争力提升。
海沙尔 摄
要说21世纪的前20年,人们对哪些概念真正有了非同寻常的认知,“环境”二字一定名列其中。回想一下,国人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之紧迫意识,进而逐步培育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思路,乃至上升为“绿色发展”的理念,正是这20年里发生的事。
而到如今,城市所要探讨的环境,早已不只是生态环境的范畴,而更是软硬结合、远近叠加的复合概念——公正、透明、法治、高效的营商环境是必要的环境,可通达、可亲近、可阅读的城市公共空间也是一种环境,讲开放、善创新、能包容、富有活力的社会人文氛围,同样是一种必备的环境。
更深层次的“环境治理”,正是接下来要开启的新局。
过去谈论各种环境,人们习惯于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作区分。但在今天,它们越发显现出交叉和重叠。
营商环境固然体现为大量的经济指标,但若没有充分敞开的公共空间,没有高度便捷的基础设施,没有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没有足够多的可漫步的小街巷、可呆坐的咖啡馆、可供交往的小店面,一座城市能否真正吸引全球范围的投资者与创业人才,又能否招徕企业巨头和希望之星,让他们乐于安营扎寨,显然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与打开,也不是简单的开放贯通。其背后同样指向城市功能,同样需要为发展提供正向推动力。
基于这样的综合考量,营商环境、城市环境或是别的什么环境,才是立体、厚实、可持续且有竞争力的。而当下和未来的全球竞争,恰恰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综合竞争,要比硬实力,同样比软环境,没有软环境,则难言硬实力。
对上海而言,新年第一个工作日——或者说,是“20年代”第一个工作日——所释放的重要信号,或许就在于此。
这是一个需要开始冲刺的时刻,同时,它又将开启一场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