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停课不停学”并不意味着电脑前满堂灌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马海燕)17日是中国大部分中小学原定的开学日。受疫情影响,原定的背起书包去上学变成了电脑前在线同上一堂课。但是关于在线课怎么上,却引发了一些争论。
一些学校和在线教育机构已经组织“停课不停学”在家学习,较普遍的依然是将学校学习的内容搬上线、搬进家。一些学生收到的时间安排,几乎完全照搬了学校作息时间表,每天几节课,每节课40分钟,几乎与学校无二。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这样的应对显然过于呆板、简单。“停课不停学”不能只看形式,更要注重效果,提高学习效率。一些学校的网上课程把包括音、体、美在内的所有课程都排上了,未能充分考虑在线学习的互动性和针对性弱的特征,在学习的过程中长时间以被动听讲为主容易走神,所以不能简单将平时课堂教学的内容重复一遍,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却未必有多少效果,也很难持续下去。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张志勇也认为,不应照搬学校课时表安排各学科教学,也不能照搬所谓“网课”、出版社的电子课本和教学资源,不能照搬别人的教学录像,更不能用别人的教学代替教师自己对学生居家学习的指导。
一些培训机构也抓住难得的“机遇”,把免费课变成扩大生源、提高线上用户黏度的契机,提前抢跑也饱受质疑。教育部发出通知,强调规范线上培训行为,对超标超前、应试导向、虚假宣传、制造焦虑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储朝晖说,在线方式在传授陈述性知识上有优势,在学习程序性知识方面没有优势。而且在线学习没有人直接在课堂上督促学生,孩子的学习效果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性与自控能力。目前不少在线教育机构依然集中提供的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内容,集中瞄准的是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
“让全国亿万中小学生都接受一位‘高手’的教学,这个愿望是好的,但现实是不可行的。”张志勇说,一是学生情况差别太大,二是学校教学活动总是由特定师生群体开展的社会化活动,机器中的“那个人”无法完全代替实现中可以与学生互动的教师角色。
不以考分为纲,“停课不停学”究竟该怎么学?储朝晖认为,应该更多安排自主学习,更有效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依据可用条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有利于学生健全发展为目标,从教育理念、内容安排、方式方法层面做更加完整的设计。
张志勇建议结合居家学习与生活的特点开展学习。比如结合语文教学制定学生居家读书计划,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适当布置趣味小科研、小种植等科学活动,唱歌、跳舞等美育活动。
但不少家长担心如此孩子会不会一开学就落后了,仍然把孩子的时间排得满满的;也有些老师不辞辛劳过于紧密地遥控学生。储朝晖认为,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行为和体验学会自己做决定,自己做规划安排,提高终生受用的自学能力。这是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发展都必须经历的过程,远比有限的知识学习重要。这正是一个给那些过于被动的孩子一个难得的调整机会。
“在家长和教师们担心学业怎么办忙着在线教学的时候,很多经历过学业负担重的孩子对延迟开学倒是挺开心的。”储朝晖说,成年人要珍惜孩子的这份童心,“停课不停学”不应只是成年人的安排,还需要孩子接受、参与,成为更多孩子爱学习的新路径而非畏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抗“疫”中获得良好成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