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重症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应收尽收 刻不容缓)
19日下午,华科协和医院西院31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这是疫情发生后,该院治愈出院人数最多的一次。
协和西院呼吸科主任张建初说,重症患者治疗时间长,一般两周左右。“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中期预防感染和合并症,后期就是促进恢复和中西医治疗等,尤其要注意并发症和合并症治疗。氧疗、呼吸机,气管插管,人工肺,持续的血液净化等手段,对危重症病人至关重要。”
“新冠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轻症患者如何发展到重症和危重症,现在还没有一个精准的指标来衡量,但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多病情重,有些指标的变化如氧合指数、淋巴细胞会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张建初表示,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就在于早诊、早治,让轻症患者不再往重症、危重症发展,让重症能回到普通病房、普通病房的患者能尽快回家。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程真顺说,目前,大量定点医院陆续开放、方舱医院接收轻症患者,舒缓了重症患者的收治压力;一些重症单元的成立以及重症救治队伍的加强,为重症患者提供了相对更宽松的救治环境,重症患者相对以前而言得到了更好的照顾。
华科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李树生说,19日他在查房时,发现原本有32张病床的ICU只住满了28个。
最近几天,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到普通重症病房的病人每天都在增加,从一开始转出去一两个人,到现在每天有四五个病患转出。“这主要得益于目前重症处理方式的优化。”李树生说,目前该院区所有普通重症病房均可进行气管插管、血液透析等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ICU的诊疗压力。
作为危重症感染患者定点诊疗医院,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于2月3日开始收治第一批重症患者,目前已开设两个重症监护病区,可以同时收治64到65位危重症病患。“早期收治的第一批病人,由于在外留置时间较长,入院后治疗效果总体情况不尽如人意。”李树生说,来自全国各地的18支医疗队进驻后,迅速召集权威专家,针对第一批重症患者的特点进行讨论,在确定诊疗时间、治疗方案选择等方面形成共识;受益于武汉市大力采取对疑似感染患者应收尽收,不断优化患者转运和收治流程,也提升了后期重症患者的治愈率。
谈及接下来在重症患者救治上的困难,李树生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医护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上。“重症监护病房对医护人员体力和心力要求非常高,为了尽可能保证对危重症病患的治疗更有系统性和连续性,要求护士每4小时换一次班,医生最长每8小时换一次班。”
程真顺表示,下一阶段要及时总结目前的临床治疗经验并予以公布,进而对医务人员进行重症的早期判别能力进行统一培训。
(本报记者汪晓东、付文、李昌禹、申少铁、韩鑫,健康时报记者赵安平)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20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