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全球报道:中国多管齐下为谣言戴“口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2  来源:中新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中国多管齐下为谣言戴“口罩”中新社长沙2月22日电 题:中国多管齐下为谣言戴“口罩”中新社记者 刘双双一则称“湖南学

原标题:中国多管齐下为谣言戴“口罩”

中新社长沙2月22日电 题:中国多管齐下为谣言戴“口罩”

中新社者 刘双双

一则称“湖南学校开学时间已定”的帖文近日在朋友圈和微信群流传,且列出了详细时间表。随即,一条以“辟谣侠盟”为栏头的针对性辟谣信息迅速在湖南、中央等主流网络媒体及重点商业网站平台醒目位置发布,为不实信息及时戴上“口罩”。

“辟谣侠盟”是湖南官方与谣言“赛跑”,创新建立的一种疫情辟谣快速核查和融合报道机制。在湖南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湖南省委网信办联合卫生、公安、交通等单位组建工作联动平台,建立谣言快速甄别、联动辟谣机制,迅速发现谣言、核实谣言,再通过各级网信部门和媒体权威发布真实信息。

自1月23日至2月21日,湖南通过“辟谣侠盟”机制累计推发稿件10475篇(次)。“权威的辟谣信息和主流媒体平台发布,可以最大限度切断相关谣言的传播路径。”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辟谣侠盟”仅有一字之差的“辟谣联盟”是江苏常州的一个公益组织。出生于1989年的常州新区网络社群团工委书记金沁是该组织的负责人。这个有近600人参与工作和拥有3000多个“线人”的辟谣团队,同样在防疫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金沁介绍,整个团队每天要辟谣大约800次,同时还要警惕各种谣言换个方式、换个要素又传播出去。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互联网裂变式的传播下,与各种各样的谣言及其引发的“信息疫情”较量,成为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上述辟谣数据一方面凸显了不同应对机制在疫情期间发挥的显著作用,也佐证了“信息疫情”应对已成为公共突发事件期间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一大挑战。

“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这是马克·吐温的传播学经典论断。全民抗“疫”的非常时期,把谎言包装成“事实”恶意传播,亦如病毒一样造成了民众的心理恐慌。政府的有关举措、新冠肺炎的相关疫情信息、预防知识成为此次疫情期间不实信息“攻击”的主要内容。

“社会恐慌之下,不能苛求每个人的应激反应都十分克制和精准。其实网民自律与辟谣机制已有长足进步。”湖南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梅文慧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遏制谣言的有效手段就是及时披露真实可靠的信息,面对“公共质疑”,勤于发布有效信息,这应该成为政府服务理念和考核指标之一。

谣言止于公开。各级政府在调控资源全力救治患者、防控疫情、复工复产的同时,正通过越来越完善的新闻发布机制和及时权威的信息发布来提高信息透明度。与疫情之初相比,政府越来越及时的信息回应速度和全面的疫情解读,让谣言在信息通道上给事实“让位”。

谣言止于智者。网上“白岩松对话钟南山”“钟南山院士有望初步对各地解除限制作预测”等谣言的盛传印证了突发事件发生时民众的恐慌和求知心理,也是科学、准确的信息传递不到位的表现。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钟南山、李兰娟等医疗和科普人士及时站出来,澄清谣传谬误,也通过各自方式传播科学防疫知识。政府、专业人士、媒体一起在这场战“疫”中组成传播链条,形成辟谣合力,逐渐培养民众的谣言“抗体”。

谣言止于法律。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其中提到,依法严惩造谣传谣犯罪,对恶意编造虚假疫情信息、制造社会恐慌、挑动社会情绪、扰乱公共秩序的要依法严惩。

但对于网民非恶意信息分析与自媒体传播,梅文慧建议,应以疏导为主,不能简单打压,避免把预言、预警当作谣言处置,形成难以把握的次生舆情效应。(完)

【编辑:郭梦媛】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