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杭州用个二维码就解决了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 于斌
全民“抗疫”以来,基层的人员流动管控一直是老大难问题。
一方面,基层管控措施长期停留在传统的人力阶段。这不但难以形成标准化的定向人员流动管理方案,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病毒接触风险。
另一方面,各地标准不一的管控措施会让民众陷入“两难”境地:管控措施过于严格的话,比如提交各类繁琐证明、盖章等,会给民众日常工作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而管控过松,比如简单随意的纸质手写信息登记表,又难以给人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精准抗疫需告别费力不讨好的人员流动管控
基于此,全国各地基层的人流管控工作其实是件“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人们在为广大一线工作者的努力纷纷点赞的同时,也有大量“吐槽”人流管控措施不当、过犹不及的声音。
那么,有没有一个办法能够在保证科学、有效的基础上,高效而又精准地帮助我们实现疫情之下的人员流动管理?
不得不说,最近在全国各地开始普及的“一人一码”信息排查登记系统是一个相对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
一人一码,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通行证”
根据公开的媒体报道显示,疫情期间的“一人一码”信息排查登记系统的应用始于“电商之都”杭州。
该系统能够通过大数据为每个人提供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健康码”,而民众可以凭借这个方便的“健康码”通行。
“健康码”的原理是什么?在强大的数字化能力之下,系统可以自动而精准地给每个人进行健康评估,而在民众通过网上各平台进行申报之后,后台一经审核通过即可生成个人专属的二维码。此二维码就可以作为疫情期间人员流动的通行凭证。
动动手指就可以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进行安全又方便的人员流动,而且管理层面也可以实现精准可控。这自然是件再方便不过的事了。
互联网与大数据赋能之下,面对复工潮的来临,这对于各方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在具体执行上,“一人一码”采取的是“三色管理”模式,这有点类似红绿灯中的车流管控。“一人一码”生成后民众可以看到自己专属的二维码是绿色、黄色、红色中的一个。
如果是红色,那么他需要进行14天的居家隔离等措施;如果是黄色,需要进行7天以内的居家隔离等措施;如果是绿色,那么他就可以在整个系统覆盖区域无障碍通行。
需要指出的是,红码、黄码、绿码是可以进行转换的,比如“黄码者”进行7天以内的集中或居家隔离之后,只要连续申报健康打卡显示正常,那么他将转为“绿码者”。
“一人一码”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在目前这种防疫、复工“两手抓”的情况之下,此类大数据精准防控的手段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居民安全,方便广大民众早日恢复日常生活。
借助“一人一码”,全国各地也可以相对顺畅而方便地从前一阶段的“封闭式”管理向目前的“智慧型”管理方式进行转变。这十分有利于各地区生产工作节奏的正常展开。
“智慧型”管理延展至全国,“复工潮”不再可怕
据悉,在支付宝、阿里云以及大量技术公司的支持下,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疫情防控“一人一码”系统也在加速推进。
目前浙江省正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健康码”,以此来科学指导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比如在湖州市南太湖新区科创园区,企业员工进入园区之前除了要进行常规的体温、消毒排查外,还需“健康码”;在2月18日义乌国际商贸城一、二区正式开市时,所有经营商户都提前或现场申领了一人一码的“健康码”之后才能确认进场。这在有效防疫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经营商户的复工效率。
除了“始发地”浙江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行之外,全国各地也都加入了这股大数据精准“战疫”浪潮。
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出了“战疫金盾”系统,同样运用大数据分析对流动人员进行监测、管控。通过会聚区内居民信息,为企业和居民生成专属二维码,并凭借这个二维码快速进入相关地点。
与此同时,这些数据还可以进行智能的可视化分析,可以方便地对地区内人员情况、流动信息进行查看。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2月19日,西安市民“一码通”正式上线试运行,民众可以在“i西安”APP、微信、支付宝、钉钉等多个入口简便快捷地在线获取电子码,“一人一码”作为进出社区小区、商超、写字楼等公共场所的通行凭证,手机亮码即刻通行。
2月19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在举行的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也介绍了重庆“渝康码”的相关情况,并且在发布会当天,为市民开放“渝康码”申请平台。
2月20日,有媒体报道青岛在部分企业复工复产重点街道推广使用了疫情防控人员信息排查登记系统,民众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完成登记,通过“一人一码”方式显示是否通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后台数据掌握居民进出的轨迹动态,以方便疫情防控路径排查。
可以预计的是,很快“一人一码”的推广普及工作就将延展至全国,疫情之下,节后“复工潮”将得到整体性的安全、有效管控。
□于斌(互联网分析师)
编辑:李碧莹
校对: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