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因为这场战事,土耳其决定把“难民包袱”甩给欧洲
▲难民集聚。资料图。
当地时间3月1日晚,土耳其内政部长苏莱曼·索伊庐在推特上宣布,截至19:40,已有100777名难民通过土耳其西部的爱迪尔内省离开土耳其前往欧洲。
此前几个小时,苏莱曼·索伊庐在推特上宣布前往欧洲的数字是7.6万人。这些难民,都是土耳其边境驻守士兵钳开铁丝网协助离开的。
不断涌入的难民,让与土耳其接壤的希腊倍感紧张。希腊警方不断用橡皮子弹和瓦斯弹驱散难民,一些希腊居民用石块、铁链攻击载有难民的公车,殴打跟拍的记者和摄影师,把相机扔到海里。
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有超过1100万难民流离失所,其中土耳其接纳了约400万人。现在土耳其打算把“包袱”甩给欧洲。土耳其官方直言不讳地说,之所以放行难民,就是因为正在叙利亚西北部进行的伊德利卜战事。
伊德利卜为何成了火药桶
伊德利卜省,位于叙利亚和土耳其边境。这一地区最重要的战略价值体现在一条公路上——M5高速公路。
M5公路北连阿勒颇,中连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南接德拉。可以说,谁控制了M5公路——谁就拥有了控制伊德利卜乃至叙利亚全境的能力。
2012年以后,叙利亚政府一度丢失了三分之二的领土,阿勒颇等战略重镇易手于反政府武装,这与丢失了M5高速公路的控制权有直接关系。
随着阿萨德的政府军在俄罗斯支援下声势重振,收复丢失的土地是重中之重。为此,去年11月以来,阿萨德发起“全面征服”军事行动。
重新掌握伊德利卜省境内的M5高速公路,是“全面征服”第二阶段的重中之重。叙利亚政府军连战连捷,政府军与伊德利卜省亲政府部队会师,逼近反对派武装大本营伊德利卜城7公里处。
但叙利亚政府军阶段性胜利的代价,是与土耳其发生了直接冲突。
伊德利卜是埃尔多安为叙利亚反政府武装认定的区域,目的是保障土耳其进军叙利亚的陆上通道。2018年,在战局不够明朗的形势下,土耳其与俄罗斯达成阿斯塔纳协定,将伊德利卜划为“冲突降级区”。
不过,2月以来伊德利卜战事的骤然升级,让这一协定形同废止。原因是,俄罗斯认为土耳其违反协定在先。
▲资料图。
伊德利卜反政府武装很“恐怖”
俄罗斯认为土耳其违反协定的主要理由是,在伊德利卜城集聚的大量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分子,多数是恐怖分子。土耳其不能以“冲突降级区”为借口阻挠打击恐怖主义。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特意点了“征服阵线”的名。
“征服阵线”是伊德利卜反政府武装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支,其前身是“胜利阵线”。“胜利阵线”是联合国安理会认证的恐怖组织,2011年由已被美军击毙的ISIS领袖巴格达迪的助手约拉尼创建。当时ISIS控制了伊拉克南部,把目光又瞄准了叙利亚。
到2014年,“胜利阵线”成为叙利亚境内最强大的反政府武装。M5公路沿线除大马士革外的重要城池纷纷被“胜利阵线”占据。但“胜利阵线”强大后不再服从ISIS管理,双方发生冲突。之后,“胜利阵线”更名为“征服阵线”,并吸纳了高加索、车臣等地的一些武装分子。
这是踩了俄罗斯的痛脚。俄罗斯不希望反俄分子借“征服阵线”生存,而“征服阵线”的ISIS基因,给了打击它的充分理由。
2月以来,在土耳其输送约5000名军事人员以及1240辆军车的基础上,伊德利卜反政府武装多次反击叙利亚政府军。俄罗斯亲自动手,战事升级。
20日,俄罗斯驻叙利亚冲突各方调解中心称,俄空军苏-24战机对伊德利卜冲突降级区内的武装分子实施了打击;21日,土耳其要求美国提供“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27日,叙利亚政府军空袭造成33名土耳其军士兵死亡、32人受伤。
埃尔多安随后决定反击,摧毁叙政府军5架直升机、23辆坦克和两套防空武器系统等,打死300多名士兵。至此,土耳其与俄罗斯等于刀兵相见。
▲资料图。
“绑架欧洲”代替土俄第17次战争
在土俄直接对抗后,埃尔多安的安全与外交顾问卡西恩28日公开发出警告,称自16世纪以来,土耳其与俄罗斯打了16次仗,土耳其正准备打第17次土俄战争。
话虽如此,但土耳其并不具备与俄罗斯全面对抗的决心和能力。迹象是,土耳其已多次表态将于2月底撤出在伊德利卜的12个观察哨所。
反过来,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战略目的也基本达到,也未必有能力扩大军事对抗。
对于雄心勃勃的埃尔多安来说,之所以在伊德利卜失利,部分原因在于他没有得到西方助力,特别是欧盟。过去多年,土耳其一直承担着400万叙利亚难民的生活负担,但换不到一张加入欧盟的门票。
于是,“绑架欧洲”就代替土俄第17次战争,成了土耳其的新型战术武器。
不过,这种武器恐怕很难达到目的。欧盟已经要求土耳其遵守2016年共同达成的限制难民进入欧洲的协定,同时表态支持希腊与保加利亚的应对措施。
相对而言,土俄之间的冲突危机其实很好控制,但土耳其可能面对的人道主义危机,则难以估量。
2011年爆发的欧洲难民潮危机,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社会形态和政治格局。伊德利卜战事演变酝酿的新难民潮,或许是叙利亚9年内战即将呈现结果的一个信号,但不会是欧洲10年来的变局结束的信号。
□徐立凡(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