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近日,各部委纷纷出台“新基建”配套激励措施,将有效激发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新基建”一般包括5G、城际高速铁路、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代表着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在当前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新基建”既是实现经济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应对挑战、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新基建”孕育着巨大发展空间。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除此之外,5G网络建设还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预计到2025年将累计带动超过3.5万亿元投资。与此同时,国内数据中心(IDC)也将迎来发展提速时代,未来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可期。
“新基建”有助于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大力发展“新基建”,中国将不再处于全球供应链的中下端,制度优势将使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实现大逆转,不仅领跑数字经济、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产业,还将促使中国制造业、中国的实体经济在新一轮世界竞赛中处于更强的地位。
“新基建”兼具稳增长和创新的双重效应。新产业新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完善,对与未来科技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也是新经济茁壮成长的必要前提。在传统基建领域,财政资金占相当比重,而且是由央企和国企参与建设,但“新基建”投资和运营模式比较灵活,外资、中小企业都有非常多的参与机会,这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大活力。
基于此,各级政府应大力出台对“新基建”的鼓励措施,努力提高政策精准性。
第一,积极将“新基建”列为优先发展领域。截至目前,已有25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新基建”。如,河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要推进实现县城以上城区5G全覆盖,启动全省5G规模化商用;甘肃省提出,2020年要基本实现地级市城区5G全覆盖;重庆市提出,要实施5G融合应用行动计划,2020年新建5G基站3万个;上海市提出,加快培育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第二,加大对相关领域研发投资的支持和补贴力度。如,疫情发生以来,全国28个省区市合作建设数字防疫系统,健康码在200多个城市上线,数字技术极大提升了防疫效率。网上课堂、在家办公,保障了社会经济正常运转。 “一网通办”小程序“随申办”等在支付宝、微信日渐普及。
第三,努力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新基建”领域国际合作。今年是《外商投资法》颁布一周年,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对于发展“新基建”,各级政府应充分保障外商外资、民营企业和央企国企的平等竞争,打造公平、公正、透明的以法治为主的市场经济。
这次疫情所形成的冲击是外生性冲击、阶段性冲击,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的内生活力和韧性,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尽管全球疫情快速扩散蔓延,可能严重冲击世界经济,使中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中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我们有充足的宏观政策工具可用,能够有效对冲疫情影响,通过加大政策调节力度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我们有能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推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稳中向好。
原标题:人民财评:“新基建”激发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