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正文

全球报道:中国主粮对外依存度很小 “大国粮仓”有实力应对各类风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03  来源:cctv
核心提示:原标题:主粮对外依存度很小 “大国粮仓”有实力应对各类风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国采取措施限制粮食作物出口,专家指出——
原标题:主粮对外依存度很小 “大国粮仓”有实力应对各类风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国采取措施限制粮食作物出口,专家指出——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多国纷纷采取措施限制小麦、大米、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出口。以越南为例,其常年大米出口700万吨左右,大体占世界贸易量的15%,限制出口可能会造成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波动。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振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家粮食的进出口格局来看,我国是粮食的净进口国,但从进口谷物情况来看,我国的主粮对外依存度很小,我国完全可以保障国内主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用于品种余缺调剂 进口大米仅占我国大米消费约1%

部分粮食出口国限制出口,对我国老百姓米袋子有影响吗?

“2019年我国进口越南大米仅48万吨,为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今年1—2月从越南进口大米仅3万吨。事实是,2016年我国实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以来,大米进口数量逐年下降,2019年大米进口255万吨,同比下降53万吨,进口大米占我国大米消费约1%,主要用于品种余缺调剂,如泰国香米,即使大米不进口也不会影响国内市场供给。”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表示。

尽管近年来国际市场曾几次出现“过山车”式的粮价大幅波动,但由于我国粮食连续丰收,供给充裕,库存充足,保障有力,粮食市场总体保持稳定。

王辽卫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国家采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举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连年获得丰收,实现了口粮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目前我国谷物库存保持较高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较为坚实。2019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同比增加594万吨,增长0.9%。总体看,我国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王辽卫说。

王辽卫认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出口国采取限制出口措施,可能会加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波动,但对目前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不大,有利于消化不合理粮食库存,减轻国内部分粮食品种库存压力。

“大国粮仓”库存充足 满足市场供应和应急保供需求

王辽卫表示,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近年来粮食储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充足,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在中央储备规模保持稳定的同时,2004年以来,我国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根据市场情况每年收购了一定数量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这部分粮食主要通过国家粮食交易平台向市场投放,有效地满足了市场供应,稳定了市场价格。

“多元市场主体也建立了用于正常生产经营的商业库存。我国粮食库存充裕,完全能够满足市场供应和应急保供需求。”王辽卫说。

张振介绍,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已实现“16连丰”。粮食生产呈现种植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粮食产能稳步增强的特点。当前,我国耕地保有量已实现了2020年不少于18.65亿亩的保护目标,预计年底8亿亩高标准农田也能完成。

“近十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均较高,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谷物自给率也在95%以上,我国已经建成比较完备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针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也建立了相应的应急保障机制,我国有能力也有实力应对全球粮食危机风险。”张振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全力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推动粮油加工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粮食物流运输通畅,粮油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国内粮油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疫情前期,群众居家不外出多购买储存一些粮食,由于超市、卖场等零售市场货源充足,短暂的群体性集中购买也得到了基本满足。

“目前居民采购米面油心理稳定,受餐饮业等消费需求减少影响,国内米面油消费总体偏弱。”王辽卫说。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3月23日全国加工企业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进厂价格比春节前增长0.1%、下降0.2%、增长0.4%、增长1.3%。面粉、早籼米、中晚籼米、粳米出厂价格比春节前下降0.4%、增长0.6%、增长0.5%、增长1.3%。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建设

在本次重大疫情的启示下,应如何提高“大国粮仓”应对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未来还有哪些新举措?

“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农产品价值链的冲击,不仅可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还能够为保障世界,特别是最贫困和脆弱地区人们的营养和健康作出贡献。”张振说。

张振认为,首先,要落实藏粮于地,夯实粮食产能基础。继续加强耕地保护制度建设,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确保耕地数量安全。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不断补齐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的短板。其次,还要持续推进藏粮于技,增强粮食生产潜力。加大粮食科技攻关力度,加强粮食先进实用技术集成创新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增强科技保粮能力。

“除此之外,还要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继续通过稳定政策来稳定预期、稳定生产,压实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力度,调动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继续推进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做好‘后去库存’时期政策衔接,创新和完善更适应市场化改革要求的调控机制,建立粮食收购长效机制,打好稳定粮食生产、分品种把握库存消化节奏、拓宽多元化进口渠道等政策‘组合拳’。”张振说。

张振认为,要加强粮食极端风险管理,建立粮食极端风险分散机制。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农业全球供应链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研究出台农业保险法,健全大数据支撑的粮食极端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立粮食极端风险应急响应机制。此外,张振还倡导社会各界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理念,养成合理膳食习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记者 马爱平)

 编辑:谢博韬 责任编辑:王敬东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