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聚焦观察:中医起源和实践全过程简述

   2025-05-14 全球资源网1320

3. 秦汉时期:中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秦汉-魏晋南北朝)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体系的建立

李全柱作品

•张仲景(约150年-219年)编撰《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了外感病和杂病的诊治方法,提出了 六经辨证。

•书中记录了大量方剂,被誉为 “方剂之祖”。

•华佗与五禽戏:早期养生术的形成

•华佗(约145年-208年)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 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剂)。

•创立 五禽戏,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4. 隋唐时期:中医理论系统化与学术分科(隋唐-五代十国)

•孙思邈与《千金方》:全面整合中医理论

•孙思邈(581年-682年)编撰《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涵盖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 等科目,被称为 “药王”。

•提出了“凡大医治病,必安神定志”的医德观。

•王焘与《外台秘要》:药物学的发展

•王焘(670年-755年)编撰《外台秘要方》,收录大量药方,进一步推动了 中药学的发展。

5. 宋元时期:医学教育与官方医药体系建立(宋元)

•医学教育体系的建立:

•宋朝设立 太医局,开创了官办医学院,系统化培养医生。

•出现了专门的 医学考试制度,促进了医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太平圣惠方》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剂学的规范化

•《太平圣惠方》:系统整理中医方剂,为临床治疗提供规范化依据。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百姓提供廉价药物,被视为世界上最早的 政府药典。

6. 明清时期:中医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国际传播(明清)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药物学巨著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历经27年编撰《本草纲目》,收录1892种药物,成为中国古代最全面的药物学著作。

•吴又可与《温疫论》:传染病学的初步建立。

•吴又可(1582年-1652年)提出“温病”概念,强调外感热病的流行性与传染性。

•中医传入海外:

•明清时期,中医随 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 等对外贸易活动传播至东南亚、欧洲,促进了中医国际化。

全球资源网国际书画专业委员会(出)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fengxy
    加关注9
  •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央视 发稿☎️:13716102352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