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08网香港6月14日电(记者 刘晨)今年54岁的林天福是看着香港会展业“长大”的。
1986年,林天福初入香港贸易发展局,正值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一期工程奠基,刚起步的会展业有了自己的“家”;1993年,林天福升任副总裁,主抓会展,和同事们一起为提升会展服务水平四处“取经”;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会展中心二期“飞鸟”大楼启用,林天福笃信,依托内地强劲的经济实力,香港会展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回归15周年,已任贸发局总裁的林天福接受记者采访时追忆着自己与会展业过去三十几年的“情缘”,满怀欣慰,满心憧憬。展望未来,林天福相信,香港作为亚洲乃至国际会展之都的道路将越走越宽。
从零开始 细节取胜
香港会展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之初意在建立展示香港产品的窗口,展览内容也多涉及电子、玩具、时装等主要出口行业。
林天福仍记得当时组织一个展览的艰辛。“那时候没有展览中心,我们就在酒店里办展览,把床搬出房间改成摊位,在里面摆产品”。
进入90年代,随着会展中心一期工程竣工,“大本营”成立,香港会展业发展初具规模,林天福开始考虑如何提升“软环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林天福带领同事们到展会名城“取经”。“我还记得,当时我专门跑到德国一个礼拜,什么也不做,就是看展览。”
“看”的学问不容小觑。林天福说,不只要“看”主办方怎样规划布展,更要“看”他们如何费尽“心机”留住买家。“买家留在展台外一分钟,我们就损失一分钟。”林天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用心“看”过,贸发局设计出了一系列自己的“小动作”:网上登记、提供休息场所、安排接送巴士……周到的细节让每一位参与者感受到尊重与贴心,也最大程度留住买家。
时至今日,香港展会早已突破“出口展销会”概念,服务水平也有质的飞跃。“在很多管理手段上,我们已经不比德国人差,甚至在服务标准方面还要高过别人。”林天福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