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正文

比尔·盖茨等大咖热议中国转型升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24  来源:央广网
核心提示:央广网北京1月24日消息(记者郝倩 吕红桥)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2016冬季达沃斯论坛几个小时之前刚刚闭幕,这次论坛以掌
央广网北京1月24日消息(记者郝倩 吕红桥)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2016冬季达沃斯论坛几个小时之前刚刚闭幕,这次论坛以“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主题,这与谋求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高度契合。因此,在这届论坛上,中国话题理所当然成了焦点。详细情况,前方采访的经济之声特约记者郝倩进行了介绍。

  郝倩:这届冬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原本应该是“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因为这是一个与所有经济体都直接相关的问题。但实际上在开会的时候,大家谈论最多的还是中国经济,针对中国经济有两场特别重要的论坛。第一场是彭博社组织的对中国经济面向何方的探讨,作用大家在这场论坛上主要探讨的是人民币的话题,以及中国股市动荡的话题。第二场分论坛是关于中国制造将走向何方的探讨,大家主要提出的观点是中国制造在新经济以及科技产业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这对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是非常好的消息。

  比尔·盖茨:6.9%的增速仍然值得羡慕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前景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关注点。在本届达沃斯论坛召开前,我国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GDP增速为6.9%,这一增速在这次论坛上得到各界充分肯定,比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认为这个增速仍然值得羡慕。

  比尔·盖茨:事实上6.9%仍然是很多国家羡慕的增速。中国在经济转型期间,面临一些挑战,但我相信中国会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我对中国非常有信心。中国人经常会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也会虚心向别人学习,中国会对世界的创新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行长:李克强总理跟我谈中国消费

  尽管如此,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经济要提质增效,必须坚持不懈,必须有长远眼光。2015年四季度以来,消费增速持续高于投资增速,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那么,进入2016年,消费能否继续成为拉动经济成长的主要引擎?在本届论坛上,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行长查克拉巴蒂引用李克强总理的话,对此作出回答。

  查克拉巴蒂:上周我访问北京时,李克强总理告诉我,中国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以促进国内消费增长,中国是个出口大国,但国内消费却远远落后,因此中国需要进行经济改革促进消费。

  西门子全球总裁:化解产能过剩 可以借鉴德国经验

  另外,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过剩,也是当下的经济痛点之一,关系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全局。李克强总理最近就指出,率先从钢铁、煤炭行业入手取得突破,增强企业自身活力和投资意愿,努力缩短转型阵痛期,有效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如何突破?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飒在这届论坛上表示,中国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

  凯飒:这方面我认为德国可以帮助中国,因为早在30年前,德国的钢铁业就受到过强烈冲击,矿业也受到了冲击,我们不得不重新培训人才,以适应自动化生产需求。

  凯飒所说的自动化,也正是本届冬季达沃斯论坛探讨的主题: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 中国有这些优势

  分析认为,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一系列科技进步为代表,比如移动互联网和云技术、大数据、新能源、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些方面,中国已经开始抢抓机遇。2015年,仅仅在智能制造领域就发生了不少变化,比如,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国产机器人的崛起,智能制造领域并购频发。

  清华大学中国和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分析,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之际,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抓住机遇,促使经济结构升级。如何抓住机遇?比尔·盖茨的建议是,中国应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比尔·盖茨:中国有很多人力资源,很多人才,不仅仅是一些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才,还有很多工程师,也注重发展工程师的技术。目前在IT领域,中国就已经有很明显的优势,当然,在生物领域等也都有优势,我想中国应当继续发挥这样的优势。

  新闻链接:哪些技术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在最新著作《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从物理、数字和生物领域列举了新工业革命中的核心推动技术,分别是无人交通工具、3D打印、高级机器人、新材料、物联网与基因工程。

  美国高通公司首席技术官格罗布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绝不仅受一种技术驱动,人工智能与学习算法、高速度与低成本的通信技术,将是新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界人士预测,未来人工智能完全可以实现理解语言、读懂文件、自我学习甚至情感理解。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则认为,许多科技领域的创新正在快速推进,数字领域的创新可能继续领跑。电脑认知能力、机器人从事人类工作、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分析模式,可能成为所有行业的基础工具。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