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讯:《索桥上的村落》下集今年开拍展示8年后八村美好生活
本网讯(记者 史卫静)今年1月,代表我区参加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首届国际微电影展映盛典的纪录片《索桥上的村落》荣获优秀作品奖。这部拍摄于8年前的纪录片,反映了昌都市八宿县夏里乡外八村村民真实的生活状况。如今,8年过去了,外八村的生活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将这变化如实展示于世人,该片的下集今年将开拍。
计划
随着《索桥上的村落》微电影的拍摄完成及后来的参展参赛,昌都市八宿县夏里乡外八村的境况逐渐被人们了解。八年过去了,外八村的现状让后来再没回去过的杨年华心生好奇,也让牵挂那里的人们十分期待,于是《索桥上的村落》下集的拍摄计划也应运而生。
今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西藏唯一入选作品
由自治区影视艺术家协会秘书长,拉萨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年华担任策划、编剧、制片的纪录片《索桥上的村落》,此次作为我区唯一入选作品参加“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首届国际微电影展映盛典”,从来自国内外的7000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优秀作品奖。
据悉,本次微电影展映自去年10月底启动以来,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组委会就收集到了国内外高校的微电影作品6000余部,政府、企事业单位报送的微电影作品1000余部,其中港澳台作品100余部,另收集国外作品200余部,来自美国、俄罗斯、意大利、英国、法国、韩国和加拿大等国家。之后,经西南大学文学院200余位师生和100余位影视专业人士初评,30多位国家级影视审查委员会成员、艺术家终评,最终评出了优秀作品、优秀入围作品、优秀组织单位等各个奖项。
上集拍摄于8年前 反映偏远山村艰辛生活
其实,早在7年前,这部完成于2008年的纪录片就曾获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俗影像作品奖入围奖等不少奖项。在主创人员看来,这些奖项是对作品的认可,但并不是全部,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位于藏东昌都偏远山村的困境呈现给更多的人,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据介绍,纪录片《索桥上的村落》讲述的是,在昌都市八宿县夏里乡外八村,宽广汹涌澎湃的怒江把村庄与外界隔离开来,整个村子的人出行只能靠怒江上面的索道来实现。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上百年来,该村由于封闭落后,村民长期与本村通婚,人与牲畜同饮一水源,导致一部分人得了一种罕见的“大骨节病”,也就是“侏儒症”,人的个头长到一米多一点就不再长了。而这种病不仅会遗传,时至今日,在医学界仍找不到病因,也给不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即便在当地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村子里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存在着人们需要搬迁出来以及修建大桥连接怒江两岸等诸多大的问题。片中主要人物有两个,一个是长期在外打工,最终取回外八村有史以来第一位外地媳妇儿的藏族小伙子;另一位是患上“大骨节病”的13岁女孩巴姆,通过这两个典型人物的生活记录,深层次地反映出外八村当时的面貌。
下集即将开拍 展示8年后山村的美好生活
《索桥上的村落》的诞生得益于该片的总策划及编剧杨年华,他曾于2007年到2009年间挂职昌都市八宿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就职期间,他曾坐着溜索滑过奔流的怒江,深入偏僻且交通不便的外八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那个村子在当时几乎没有外人进去过,当时的索桥距离江面有三四十米,一个能容纳两三个人的铁筐就挂在索桥上,所有人都要通过它过江,交通真的是太不方便了。”如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年华依然感慨万千。他说,当时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外八村的贫困与“大骨节病”的肆虐,《索桥上的村落》一片就是在那时形成整体构思的。杨年华表示,他要尽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外八村当时的情况。
随着该片的拍摄完成及后来的参展参赛,外八村的境况逐渐被人们了解。当地政府也一直在努力改善当地的落后面貌。据杨年华介绍,2011年前后,通往外八村的水泥桥建成,之前进出村子的索桥从此废弃,部分村民也已实现外迁。
外八村的现状让后来再没回去过的杨年华心生好奇,也让牵挂那里的人们十分期待,于是《索桥上的村落》下集的拍摄计划也应运而生。据杨年华透露,目前,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已同意批复该片拍摄下集,同时将其列入自治区2016年度文艺创作扶持项目,今年下半年将正式启动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