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全球报道:高考首次“作弊入刑”,真才实学是王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2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高考首次“作弊入刑”,真才实学是王道作为“作弊入刑”出台后的首次高考,2016年高考即将拉开帷幕。各地纷纷想办法提升
原标题:高考首次“作弊入刑”,真才实学是王道

作为“作弊入刑”出台后的首次高考,2016年高考即将拉开帷幕。各地纷纷想办法提升考场作弊防控系统,启动“人脸识别+指纹验证”、增加监考力量、严禁带手表入考场,不少媒体都将今年的考场纪律称为“史上最严”。

多年来,我国一直重拳打击考试作弊行为,然而作弊之风却始终没能得到根本遏制。在此背景下,考试“作弊入刑”应运而生。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其目的在于严肃考纪,彰显法律尊严,从而对作弊者起到威慑作用。

高考公平关乎考生切身利益,有时候一分之差可能就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可一旦有人作弊成功,将严重破坏公平原则。因此对于高考的作弊行为,相关部门必须露头就打、狠狠地打,从重从快、越快越好。“作弊入刑”后还作弊,是顶风作案,必须掐尖儿,否则,“作弊入刑”只会沦为纸老虎、稻草人。

我们同时还应看到,作弊既是违法,也是失信,法治推进和诚信建设应齐头并进。应加强对考生的诚信教育,让心存侥幸者在受到法律惩处的同时,也为失信承担代价。惟有如此,才能营造公平干净的考试环境。

当然,考试“作弊入刑”的正式实施为时尚短,试图通过一条刑法条款而期待把所有问题解决掉的简单思维是不可取的。而“作弊入刑”的根本目的也不在于要抓多少作弊者,更多的意义在于警示教育,希望广大考生能诚信考试,彻底打消侥幸心理,以平和心态从容应考。毕竟,输了一场考试不重要,输了自己的人生才真是得不偿失。(记者 卢俊宇)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