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全球微博:若无电视问政,官员该去哪惭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0  来源:凤凰网
核心提示:不管是加强监管,还是方便官民沟通,目前最需要的并不是机制的创新。市长信箱、热线电话、官方微博……那么多的路径看来都不是很

不管是加强监管,还是方便官民沟通,目前最需要的并不是机制的创新。市长信箱、热线电话、官方微博……那么多的路径看来都不是很有效,否则“电视问政”就应该无用武之地。

西安市民电视问政活动第二期近日举行,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受“考问”。面对接连来自现场、网络及热线电话的提问,西安市食药监局官员的回答中频繁出现“惭愧”、“痛心”、“下决心”、“下一步”等词汇,而“红脸”、“出汗”与“尴尬微笑”等表情,成为当晚接受质询官员的真实写照。

每个地方、每次电视问政都会出现“红脸”、“出汗”与“尴尬微笑”等表情,这是因为,问政现场的质询太犀利。所以犀利,又因为被质询部门存在的问题太多,不仅多,而且很多问题都是长期得不到解决,市民意见非常大。当电视问政给了市民机会,不满的宣泄就容易井喷。

电视问政每每让职能部门官员脸红、出汗、尴尬不已,官员边擦汗边表示“下决心”、“下一步”……但官员的“决心表态”如果就是电视问政要达到的主要目的,这种形式的电视问政,意义恐怕也是有限的。电视问政不常有,但政府部门不作为、慵懒等问题则常有。西安市这次电视问政是第二期,两期现场问政活动能够涉及到的部门和问题,是相当有限的。而回过头来再看各地竞相热推的电视问政,不论哪个地方,不论哪一场,市民提出的问题、媒体暗访后曝光的情况,都可谓成摞成堆,而官员们则因应对不暇而脸红出汗。这说明,平日里市民能够通过正常渠道有效投诉的机制并不正常,所谓“正常渠道不正常”。那么,即便电视问政对治理行政慵懒比较有效,但常态化的投诉、监督渠道如果仍不正常,电视问政的意义究竟有多大?这仍是一个叫人困惑的问题。

据了解,西安市决定建立“市民电视问政”工作制度,通过电视问政的方式,把政府工作的监督权、评判权交给民众。笔者认为,官方的初衷即便可以肯定,但靠电视问政就能把监督权、评判权交给民众,恐怕有些过于乐观。其一,电视问政其覆盖面和时效性都很有限。如果A、B、C、D等部门的工作市民都不满意,而一次电视问政只能质询一个A部门,市民对B、C、D部门的意见就还得先放下。其二,如果市民意见只能等电视问政,问题发生之时还是投诉无门,就只能先忍着了?或许官方会说,相关监管部门每天都在正常工作,市民可以随时反映问题和投诉。可如果日常监管是正常的,电视问政还有必要吗?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电视问政大多是“正常渠道不正常”的产物,即便它成为一种工作制度,大约也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其实,不管是加强监管,还是方便官民沟通,目前最需要的并不是机制的创新。市长信箱、热线电话、官方微博……那么多的路径看来都不是很有效,否则“电视问政”就应该无用武之地。在不少监督形式都不是很有效的情况下,现在创造出一些新颖的监督形式,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吗?

根本的问题在于,对公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手段和渠道,主要都掌握在公权力部门手中——就拿市民电视问政来说,搞不搞电视问政,什么时候搞电视问政,要“考问”哪些部门,对懒政怠政问题如何处理,几乎全都是由有关部门决定,普通市民能够参与和决定的事情少之又少。若无电视问政,官员该去哪里“惭愧”?如果不搞电视问政,普通市民仍然能有让官员“惭愧”、“红脸”的有效渠道和手段,则公众对公权力的监督就可以真正落到实处。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