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物质商品还说得过去,代表文化认同的文化产品又如何呢?德国人在18世纪和19世纪构建德国民族主义时,是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实际上,在所有国家,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认同都是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的“哈日”“哈韩”,已经发展到不可理喻的程度。没有人会否认一个国家文化开放的重要性,中国需要引入大量的国外优秀文化,现在这方面做得大大不够,文化市场仍然是很封闭的。可惜的是,西方和日本的色情低俗文化在中国到处都是。一些人说,色情文化也可以理解,因为它满足了一部分中国人的需要。但主流文化和色情化不分,那又如何解释呢?日本的AV女优,即使在日本也大都流行于地方小报,但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企业等机构纷纷邀请她们登台捧场,消息公然见于主流媒体。
从民族主义的角度看,爱国主义教育至少必须增加人民的民族性,而不是相反。为什么“反日”教育的结果促成了民众的“亲日”呢?“反美”教育导向了民众的“亲美”呢?这就需要反思那么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运动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政府部门一直在主导这场运动,是爱国主义的物质和思想的供应方。出现了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反思。稍作分析,不难发现爱国主义教育运动过程中的诸种不足和弊端。
党化的爱国教育
首先,爱国主义教育运动不仅主题不明确,而且泛政治化。在很大程度上,爱国教育运动演变成对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的宣传。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包括马克思主义等不是不可以宣传,因为在中国的环境中,它也是爱国主义的一部分。不过,党的意识形态并不是爱国主义的全部,并不能涵盖爱国主义的广泛内容。并且,党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精英意识形态,很难为普通民众所理解和接受。
一旦爱国主义教育被党化,历史虚无主义就变得不可避免。这些年来,人们一直在批评历史虚无主义,但不同形式的历史虚伪主义还是层出不穷,甚至变得更严重,不同知识群体都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以自己的方式搞历史虚无主义。道理很简单,一旦党化,很多事情就说不清楚了,例如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问题。但如果超越党的意识形态,把国共两党的历史置于近代以来国家追求独立和建设的大背景下,就容易还原历史的真实。
同样的道理,过于强调党化,人们便要对各种事物进行“削足适履”式的处理来符合政治的需要。例如抗日战争片子,这些年已经制造出多少毫无思想性和严肃性,充满无聊的娱乐性甚至色情性的电视片?为什么中国人拍不出好莱坞式的融合思想性、严肃性和娱乐性的大片来?爱国主义永远是好莱坞大片的主题。为什么中国的片子往往给人们相反的教育?
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读物,因为太注重要单方面灌输给老百姓,就演变达成泛泛而谈和廉价的道德教义,根本没有留给人任何思考的空间。没有对事物的理性思考,就不会对该事物产生长久的爱。国家事务亦然。
单向灌输式教育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容不得不同意见,最后导致了该意见的退出,甚至走向反面。爱国主义尽管有人们本能的一面,但也是建立在理性思考之上。灌输式的教育只能接受,而不能反思,更不能拒接。以这种方式所接受的观念没有可以持续性,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思想就会发生巨变,从爱国走向爱国的反面。因此,对西方和日本非理性的批评,最后导致了人们盲目的“爱”西方和日本;同样,非理性的和盲目的爱国主义宣传,经常导致人们的反感。
就国家政策而言,爱国主义教育运动并没有和有效的社会政策结合起来,导致过于虚幻而不实。爱国主义教育尽是些大道理,和老百姓的生活毫无关系。看看其他国家,爱国主义教育或者国民教育,往往能够和国家的社会政策有效结合起来。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你凭什么叫人家爱国?新加坡的李光耀先生面对一个多种族的社会,其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有效。在李光耀先生看来,如果新加坡的每一个居民都成为了国家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所有新加坡人的爱国主义就有了物质基础。基于这个认识,新加坡政府实行“居者有其屋”的政策,把新加坡人和新加坡社会连接在一起。之后,新加坡的各种社会政策都能强化国人对国家的认同感。在社会科学里面,有很多文献都论证了社会政策和爱国主义(或者民族主义)之间的关联。这在所有国家都是如此。道理不难明白。社会政策是近代以来实现公民权的最有效途径。一般而言,只有充分享受公民权的老百姓,才会具有近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