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外交官吴建民先生因车祸不幸去世,再次引发中国舆论关于鸽派与鹰派的争论。
吴建民先生因批评所谓“民粹”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而被贴上鸽派的标签。比如,他曾批评鹰派罗援将军宣扬战争论“犯了时代性的错误”,“谁高举战争的旗帜,谁就会碰得头破血流”;他还批评《环球时报》是“战争与革命的惯性思维”的典型。有评论认为,吴建民是面对“民粹主义喧嚣”而敢于挺身说“不”的唯一一位外交界人士。
鸽派,一个广泛用于政治上的名词,用以形容主张采取柔性温和的态度及手段处理外交、军事等问题的人士、团体或势力;与之相反,鹰派指用主张采取强势外交手段或积极军事扩张的人士、团体或势力。
古今中外,任何国家,都有鸽派和鹰派。如果只有鹰派没有鸽派,一个国家就会得战争狂躁症,最终不可避免垮台的命运,如二战的罪魁祸首德国和日本;如果只有鸽派,国家可能就会得软骨病,南宋可为一例。
美国小布什总统时期,副总统切尼、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前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号称“鹰派三驾马车”,他们的鹰派主张把美国拖入战争,相比军方以实力说话的做派,美国国务院系统算是鸽派。当然,两派都是为了美国的全球利益。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军人未必是鹰派,文职官员未必是鸽派。如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经历过枪林弹雨才知道和平的可贵,才决心全力谋求和平与和解。而诸多鼓吹战争的所谓鹰派,甚至没有拿过枪,根本不知道战场上的残酷和无情。
美国时而鹰派占优,时而鸽派占优,小布什卸任后,奥巴马政府迅速改单边主义为多边主义,改武力为“巧实力”,从而实现了政策调整和改变。
在中国,形势大有不同,鹰派更有市场。和美国相比,中国有更多的军事节目,有不同级别的将军上电视影响舆论。在美国,军人上电视鼓吹战争,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再加上中国过去多年形成的战争思维、悲情主义、弱国心态、革命思维等,使得鹰派言论大有市场,吴建民大使这样的温和声音,被称之为鸽派,经常被骂为“汉奸”、“卖国”,甚至去世了还有人幸灾乐祸。
也就是说,美国的鹰派是实权派,可以影响政策,而中国的鹰派更多是影响舆论,影响民众,一不小心就会触发民粹主义;美国的鸽派不用担心被谩骂为“美奸”,而中国鸽派则时刻被扣帽子。
无论鹰派还是鸽派,都是为了国家利益,这是二者的共性。鹰派认为通过和美国叫板、通过和日本扳手腕、通过展示肌肉、说狠话,可以“有所作为”,可以展示大国地位,可以实现大国崛起;而鸽派认为和平发展是主题,中国需要韬光养晦,需要维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另外,鸽派通常会被认为亲美的、亲西方的,这顶大帽子让很多官员或学者选择了沉默。因此,吴建民大使的敢言,才越发有独特的意义。
鹰派更喜欢讲国家利益,然而,国家利益非常复杂,并非几句爱国口号所能界定。国家利益与国民个体及整体利益如何区分?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如何区分?理想的与现实的国家利益如何区分?实际存在的与口头声称的国家利益如何区分?短期的国家利益和长远的国家利益如何区分?……
所有这些,都需要理性的分析和判断,通过辩论达成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目标。同时,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考虑国家利益时,不要忘了人民福祉这个根本。因为国家存在的根本,是民众的幸福,如果不考虑这一点,而讲国家利益,属于空谈。
所幸,中国一些国际问题专家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近日,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先生在一个研讨会说,“平心而论,我不知道南海问题对人民福祉和快乐有多少好处,讨论出一个避免双方对抗的行为规则,会损害两国的根本利益和发展目标吗?我个人认为不会。”
此言不虚,无论鹰派,还是鸽派,都应该更理性,更多地考虑人民福祉。这,应该是最大公约数。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