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浙江 » 正文

全球资讯:百年摩崖石刻重见天日 杭州弥陀寺公园正式亮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30
核心提示:百年摩崖石刻重见天日 杭州弥陀寺公园正式亮相“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佛说阿弥陀经》姚秦三藏法师鸠

百年摩崖石刻重见天日 杭州弥陀寺公园正式亮相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佛说阿弥陀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弥陀寺公园

杭州有座寺,寺里有面墙。墙上有经文,风雨看春秋。

在体育场路保俶路口,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拐弯,走着走着,突然别有洞天——那里就是弥陀寺。

松木场民国时期旧景

说起弥陀寺,很多“老杭州”的评价一定是:曾经繁华。兴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它所在的松木场,曾是这个城市的要冲。“水路纵横,连接运河、西湖,商贾游人,络绎不绝”,形容的就是当初弥陀寺门口的景象。甚至于,香客们来到杭州,首先去的是弥陀寺,而不是灵隐寺。

弥陀寺公园

弥陀寺里最出名的,当属摩崖石刻。

光绪四年,也就是1878年,桐乡进士沈善登接到邀请,请他书写《阿弥陀经》,用于摩崖石刻。

邀请他的,是高僧古昆法师。

沈善登沐浴更衣,每写一字,礼佛三遍,“跪而书之”。三天后,《阿弥陀经》书写完成,正文加附记,共2194字。

接下来,工匠们将沈善登的手稿拓上石壁。凿石、过朱、上样。三个月后,这面长约24米,高约5米的石壁,成了远近施主必往之处。

弥陀寺路旧景

时间推后数十年,接连的战乱,令弥陀寺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一把大火,又将东西侧殿全部烧毁。逐渐,僧侣出走四方,香客不再问津,老百姓慢慢搬进了弥陀寺,住了下来。

63年前,阮大姐出生于弥陀寺。“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能看到大殿。”

她指着面前的以座白墙——就这块地方,住了十多户人家。“真的不敢想象,当时是怎么住下的。”

根据改造前的数据——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弥陀寺,住了约400多户人家。

山门改造前

2007年,西湖区启动弥陀寺区块拆迁。2014年4月22日,最后一个拆迁户王师傅,在动迁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从那时起,弥陀寺公园便开始了设计与建设,2016年6月底,弥陀寺公园正式完工。

修旧如旧,是弥陀寺公园建设的宗旨。

修缮前,摩崖石刻上布满了青苔。加上石灰等污渍,部分字迹已难以辨别。

工人们用蒸馏水和毛刷一点点把青苔刷下来,少的三遍,多的五遍。8个工人分成4组,整整清洗了半个多月。

清晰完毕后,不少字迹底部露出了斑驳的金色——这时大家才知道,原来当初是用金粉拓壁的。

根据历史记载,摩崖石刻前的石经阁也被恢复了。作为石刻的保护罩,避免风吹雨淋日晒的破坏。

原本位于弥陀寺西面的法雨庵,被迁移到了东面。迁移前,工人们把所有立柱、大梁、门板、屏风挡板编上号码,标明位置。搬至新址后,按原样搭起。

到建设完毕,弥陀寺公园的建筑数量和130多年前比,不多也不少——还是12幢。

山门、大佛殿、藏经楼……有些建筑的木质部分已经腐蚀损坏,现在全部换成了杉木和香樟。至于那些美的牛腿木雕,都由工人纯手工打造。光是雕花组的木工,就有十六七人。

甚至于之前被违建填满的池塘,也被重新恢复了。

增加的,是满目的绿色与鸟语花香。

 

开放后,弥陀寺公园不设大门。在这块市中心的宝地,24小时开放,不需门票。如果有机会,你一定要去看看。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