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年内斥资10个亿 温岭大投入补齐“文化短板”
浙江在线7月8日讯 温岭市博物馆墙幕完成80%,温岭文化中心正在规划设计,图书馆一期工程明年启动……7月6日,温岭市召开文化发展大会,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投入10亿元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文化短板”。
温岭常住人口超过140万,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但文化建设投入相对不足。据统计,2014年温岭市人均公共事业费为45元,未达到省平均数99元的一半。
近几年来,温岭的文化建设工作力度逐步加大。该市“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评估系统”被认定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文化下乡、市民文化节、文化艺术节、全民读书月等系列活动深受群众喜爱,连续三年获全省“文化走亲”活动先进称号,三年来共获国家级奖53项(件)、省级奖152项(件)。
“我们的文化有基础、有亮点,但与经济建设相比仍相形见绌。”温岭市委书记徐淼说,“文化的‘短板’如果不补齐补长,势必要造成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瘸子走路’,既走不远、更跑不快。”
为此,该市专门出台了《温岭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计划》。根据计划内容,温岭将抓好文化“四个一批”工程。所谓“四个一批”工程,即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人才、打造一批重点文化精品。
“温岭文化的新地标将诞生在城市的正中心。”在温岭市文广新局,局长李东飞手指《温岭城区规划图》正中间,告诉记者。位于城市中轴线的九龙湖畔,将建设一批文化地标建筑。其中温岭市博物馆土建现已全面完成,今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场内布展,预计明年国庆前开馆;温岭文化中心囊括了图书馆、文化馆、大剧院,总占地面积78亩,今年开始规划设计……
在乡镇层面,文化礼堂和文化广场的建设将成为重点。温岭自2013年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三年累计建成63家,今年计划在原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30家,并结合“拆后利用”土地配套建设文化广场50个。今后5年,将建成文化礼堂、文化广场各300个,达到省建成率35%的要求。
为全面提高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当地宣传文化部门为全市农村文化礼堂制定了一份“菜单”已投入使用。该市聘请172位文艺骨干,设置200个文艺选项,开展文艺下村进礼堂服务,所有费用由市财政统一买单。
“菜单式服务整合融入了科协、团委、妇联等各部门的资源,范围广、选择余地多,村里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直接点选,避免了跑部门、写申请等繁琐程序,十分方便。”松门镇南洋村党支部专职副书记吴永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