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2015年4月1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并发表讲话 来源:人民网
中国青年网7月31日北京电 (见习记者 魏林甫) 7月22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六次会议上,习近平首提“三督三察”,发出改革督察令,为防止改革“空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次注入了动力、指明了方向。
“改革空转”冒头 警惕改革“最后一公里”失陷
“最近一个月,出现了所谓的‘改革空转’现象”,在今年2月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年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了很好的顶层设计,但在执行中好像出了一些问题,“上级部门忙着发文件,下级部门忙着学文件,一个文件还没学完,第二个文件又来了,或者说改革成了‘修辞’”。
吴敬琏强调,“这种批评,有一些可能不实,但应该引起我们足够警惕。一定要让这些很好的改革顶层设计、指导意见落地生根”。
然而,实际调查显示,“改革空转”现象在部分地方确实存在。
媒体记者多地调研了解到,部分基层单位落实改革任务时,存在“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现象,致使改革流于形式。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改革的主要工作变成了发文件、打报告、做汇报的“纸面功夫”和“口头功夫”,有地方竟然把空转的上百件文件当成改革“成绩单”。
“改革文件虽然不停地下发,但改革怎样落地成了问题”,某市改革办一位领导说,出台文件成为“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最重要指标。据了解,该市改革办2015年共制定出台各类改革文件200件,就是这样,所谓“贯彻中央、省部署”的文件也超过80%。
“改革很热闹,方案一个接一个,但是没有落地,老百姓就会失望”,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举例,到2015年底,财政方面文件,包括国务院和财政部近40个,但真正落实的有多少呢?上面忙于传达文件和监督,下面忙于汇报,那么改革很可能成为“冰上开车”:轮子在转,车不往前走,出现了改革“打滑”、“空转”现象。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了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出台了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较大改革举措。一分部署须九分落实。然而,当前决策执行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思想认识缺位。在推进改革过程中, 有人怕劳心费神不愿改,有人怕利益受损不想改,有人怕担责受惩不敢改。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改革“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缺乏“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执行精神。
工作力量不到位。一些地方承担改革协调或任务落实的部门机构不全、人员不够、经费无保障,大量改革举措无法落地。
解决问题不积极。一些地方不主动研究改革困难、问题,矛盾上交、责任下移;一些部门不主动配合改革事项,甚至袖手旁观、推诿扯皮。
协调督导走形式。一些地方改革协调机构,多开会办会,少协调督导,不见真章。
早在中央深改组第9次会议上,习近平就强调,加大改革落实力度,打通改革推进的“最后一公里”。警惕改革“最后一公里”失陷,加强改革督察,不容丝毫闪失。
用好“督察”杀手锏 习近平不断完善督察“工程”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了让改革落地生根,走好“最后一公里”,习近平多次专门强调改进督察工作,致力于完善改革督察“工程”。
在2014年 8月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4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督促检查要抓到位,强化督促考核机制,实行项目责任制,分兵把守,守土有责,主动出击,贴身紧逼。
“严把改革督察关,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在一个月后的中央深改组第5次会议上,习近平说,调配充实专门督察力量,督察重大改革方案落实情况,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
2014年底,在中央深改组第8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消除“中梗阻”、“肠梗阻”,对已经出台的重大方案要排队督察,及时跟踪、及时检查、及时评估、及时整改,重在发现问题;要明确改革方案落实责任要求,提高改革方案穿透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特别要注意打通改革推进的‘最后一公里’”,2015年之初,在中央深改组第9次会议上,习近平说,要深入开展督察工作,及时指出纠正问题,分析研究需要调整完善的改革方案,努力使各项改革都能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都能满足人民群众愿望和期待。
7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习近平强调,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看大局、明大势,形成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集中力量做好督察工作,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
8月,在中央深改组第15次会议上,习近平说,保持督察工作力度,在是否解决了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确保改革落地见效。
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9次会议,习近平强调,要强化督察职能,健全督察机制,更好发挥督察在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提高质量中的作用;对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要排队督察,重点督促检查方案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的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列出清单、明确责任、挂账整改。
“抓督察落实,强化督察职能,健全督察机制,抓紧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督察工作格局”,在2016年2月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21次会议上,习近平说,要重视督察结果的运用,列出问题清单、明确责任、限定时间、挂账整改;确定一批重点改革督察项目,大力抓督察落实,形成全党抓改革落实的局面。
6月,在中央深改组第25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抓实跟踪问效,抓好改革督察,开展评估工作;抓好保障机制,完善督办协调、督察落实、考评激励、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
首提“三督三察” 为改革“空转”再套“紧箍”
名必有实,事必有功。7月22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六次会议上,习近平系统总结改革督察工作要求,首提“三督三察”,为防止改革“空转”再套“紧箍”。
三督。督任务,就是督促地方和部门谋划改革任务,把准方向,落实任务,结合实际真正解决问题;督进度,就是根据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表、路线图,督促改革方案及时出台、有效落实,督察改革配套及时跟进、进度适当统筹、政策无缝衔接;督成效,就是改革成效要让实践检验、让基层评判、让群众打分,看改革是否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
三察。察认识,即看思想工作是否深入,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否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认识、理解、关心、支持改革,是否自觉站在改革全局高度正确看待局部利益关系调整,形成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察责任,即改革主体责任划分是否清楚,理解、落实是否到位,是否做到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协作;察作风,即对照“三严三实”要求,督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否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否以“改革促进派”、“实干家”的标准要求自己,是否以“严和实”作风谋划落实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头3年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3年,今年要力争把改革主体框架搭建起来 ”,习近平指出,下一步围绕搭建“改革主体框架”阶段性目标,排出督察顺序,聚焦重点难点,首先,抓问题要害,做到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既要发现共性问题,也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次,抓整改落实,改革抓得实、有效果的表扬,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问责追责;再次,抓统筹联动,完善督察职能,发挥社会和群众监督作用,做到上下贯通、内外结合。
“完善督察职能,必能促动复杂系统的改革在具体领域各个击破,不断提升改革穿透力,发挥由点及面和串珠成线的作用”,对此,有媒体评论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让我们用好“督察”杀手锏,防止改革 “空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