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河北省援藏干部赵泓博:“小家好了,国家就会更好”
最近几个月,在狮泉河镇街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总能看到一个瘦削白净的年轻身影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往返于工地之间——他就是河北省短期技术援藏干部、阿里地区住建局项目中心干部赵泓博。
31岁的赵泓博作为短期技术援藏干部,今年被选派到阿里地区住建局项目中心,负责监督、管理阿里地区2015年3个标段、286套公租房和2016年阿里行署、地委、商务局等单位124套公租房的建设。这些项目点多、面广、分散、工程量大,为了把握好施工的每个环节,他每天骑着电动车巡查工地,风雨无阻、节假日无休,晚上还要加班写材料,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自5月6日抵达阿里以来,他没有休息过一个周末,比本地干部还要操劳。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哪怕是凌晨时分,他也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验收。
除了日常的工作外,赵泓博由于技术精湛、专业知识能力强,经常被抽调到相关工作组,参与对各县工程项目质量的巡查监管。援藏3个月来,他已经先后两次巡查完了阿里地区7个县,每次行程在4000公里以上,最偏远、最艰苦的改则县古姆乡也留下了他的足迹,共检查97个在建项目。对在建项目的检查督导中,他坚持“一丝不苟、立足长远,标准从高、要求从严”的原则,对不符合要求的“小节”,提出口头整改意见;对“大非”,则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在职责担当面前,他就是一块坚石。
同时,日常工作中,他也注意慎用“硬”手段,多使“软”办法,注重为一线建设者们传授内地先进经验,讲解现代工程技术,规范和提高了在建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各建设项目技术人员的认可。
为了抢时间、赶进度,每次赵泓博和工作组都披星戴月地赶路,中午不休息,饿了就吃泡面,晚饭要拖到晚上12点后才能吃,胃痛、头晕等高反如影随形伴在他左右。但这些都无法动摇他为阿里奉献光与热的激情。最快的一次,他随工作组仅用时12天,便保质保量地完成了7个县的巡查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相关单位和同志们的一致认可。
学土木工程出身的赵泓博,把内地先进而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和标准带入阿里,并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身边所有人的尊敬,尽管才刚刚30岁出头,但“赵老师”“赵专家”的名头已经在阿里工程界传开了,不少单位和施工队都来向他请教。因为他的严格,有的工程负责人看见他就躲着走,有的人劝他“质量差不多就行了,不要给大家找麻烦”,他却说:“我就是来找麻烦的,我的职责、我的良心,要求我必须为自己监管的房子和住在房子里的干部群众负责,质量标准一点都不能降。”
为了给阿里人民盖好房子,原本斯文白净的赵泓博在一个个工地的尘和土中,变得黑了、瘦了,甚至在工地上磕伤的膝盖都没来得及治疗,一瘸一拐地坚持工作已经半个多月了;为了给阿里人民盖好房子,他牺牲的不仅仅是个人,还有他背后的家庭,原本今年要个孩子的计划,因为援藏而耽搁了,家里刚买的房子正在装修,只能靠着爱人独自一人边上班边完成……
尽管如此,赵泓博从不后悔援藏,他说自己要在有限的援藏时间里,最大程度地发散出光和热,改善和提升阿里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尽全力做好传、帮、带,为阿里留下一支永远带不走的工程监管队伍。
“希望我监管完工的房子,能让每一个住进去的人感觉舒适、满意,一个个小家好了,我们这个国家就会更美好。”赵泓博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