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讯:研究报告 长江经济带绿色协调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2016-08-30 10360
核心提示:研究报告:长江经济带绿色协调发展面临严重挑战“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6)”30日正式“出炉”,长江经济带绿色协调

研究报告:长江经济带绿色协调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6)”30日正式“出炉”,长江经济带绿色协调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摄影 戴琪


中新网上海8月30日电 (记者 陈静)“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6)”30日正式“出炉”,相比2015年指数,新增了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领域指标。
根据2016指数,长江经济带绿色协调发展面临严重挑战,绝大多数城市尚未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的改善不会自动带来生态改善,同时,对绿色技术的改进和推广仍待提高。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6)”由华东师大曾刚教授领衔的学术团队在2015版指数基础上编制完成。据悉,2015年7月28日,曾刚团队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首次发布了指数。
根据2016指数研究报告,长江经济带城市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生态保护四个专题领域协同发展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但相比之下,生态发展能力与其他三个领域协同发展能力的相关性较弱。曾刚表示,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的改善不会自动带来生态改善,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协同发展战略措施。科技创新虽然一般会促进节能减排,但是目前长江经济带内的科技创新显然仍以经济收益为主,对绿色技术的改进和推广仍待提高。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6)”聚焦城市相互之间的影响力、对外服务能力以及生态保护能力,构建了由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交流服务、生态保护四大领域16个指标构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团队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编制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与四个专题领域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总体态势、空间分异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根据“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6)”研究报告,长江经济带呈现以上海为龙头,以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三大组团、八大二级城市子群格局,城市协同能力呈现东高西低、省会城市和沿江沿海城市较高的特点。
在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排行榜的110个城市中,上海位居首位,随后依次是武汉、重庆、南京、成都等。与2015指数相比,资阳、内江、巴中、南充、遂宁、自贡、随州、亳州、六安、抚州是排名上升最大的十大城市;而攀枝花、淮南、娄底、衢州、马鞍山、嘉兴、铜陵、黄石、乐山、新余则成为排名下降最大的十大城市。
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协同发展能力的内部差距显著,呈现为“五级格局”:上海是龙头城市;武汉、重庆和南京是高级中心城市,对相关城市群具有辐射带动作用;成都、苏州、杭州、长沙等在特定专题领域表现突出;襄阳、芜湖等地方中心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提升空间较大;攀枝花、昭通等地方城市则不仅存在生态保护或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短板,且对外服务功能较弱。
据悉,2016年是国家切实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的重要年份,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相继发布。华东师大副校长汪荣明说,城市研究和长江领域研究是华东师大的重点研究领域,也是学校新一轮学科建设的重点。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qqzyw99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