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乌兰察布9月1日电 (记者 李爱平)湛蓝的天空下,水面波光粼粼,偶有成群天鹅飞过……一年前遭遇“干涸”的黄旗海,如今奇迹般“重获生机”。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1日发布消息称,入汛以来,黄旗海湖区来水量得到有效补充,目前其面积已恢复到24平方公里,已接近近30年的平均值。
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境内的黄旗海是中国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湖水面积最高时曾达到130平方公里。
“早在明清时期,黄旗海即声名远播。”内蒙古察右前旗黄旗海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人李春辉告诉记者,彼时,因黄旗海四周土地肥沃,人们在平地上随便挖一个坑,便有清洌的泉水咕嘟咕嘟涌出来,吸引了内地的贫苦农民在这里垦殖定居。
不幸的是,黄旗海近年出现了新的“烦恼”。
内蒙古察右前旗黄旗海综合治理办公室消息显示,由于全球性气候变化,黄旗海区域温度升高、降水量减少,湿地水源不足,水面蒸发量变大,致使湖面不断缩小,湿地面积萎缩,湿生物种生境变劣。
除此外,由于采伐、垦荒和开矿以及工程建设造成大面积表层土壤裸露,次生的水土流失日趋严重;黄旗海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河流断流,泉水流量明显减少。2015年还曾出现干涸。
幸运的是,2016年入汛以来,这一情形出现了“逆转”。
气象部门称,入汛以来当地降水量达到267毫米,而这恰是黄旗海重获生机的“主因”。
内蒙古气象部门卫星遥感监测资料显示,目前,黄旗海湖区面积已恢复到24平方公里,离近30年该湖水域平均面积30平方公里已属“咫尺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黄旗海综合治理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列入国家“林业十二五”的生态保护总体规划、国家湿地保护规划、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当中。
察右前旗黄旗海综合治理办公室李春辉说,在此背景下,当地官方研究制定了修复黄旗海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的相关政策,并将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黄旗海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和《内蒙古黄旗海水生态综合保护规划》,力争年内得以批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