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是吃柿子的季节。但是,关于柿子的流言,诸如柿子+酸奶会中毒致死、孕妇吃了柿子千万不能吃螃蟹等等之类的传言,网络上也正是大行其道。 对此,记者向相关医学人士采访调查后发现,柿子虽然确实不好消化,但正常情况下也不会致死,传言确有夸大成分。
问题:朋友圈盛传那些关于柿子的流言
最近有一个流言,在微信朋友圈里流传,内容十分惊悚:“家里有小孩的注意了,一个小女孩吃完柿子又喝酸奶,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就中毒死了。如果她的家长有一点常识,小女孩的生命也不会结束!……”
乍一看,这个流言似曾相识——
“家里有老人的注意了,一个老伯吃了自家树上结的柿子,差点连命都没了……”
“家里有孕妇的注意了,孕妇吃了柿子千万不能吃螃蟹,不然就会流产……”
总之就是一个人(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等特殊群体),因为吃了柿子+别的什么东西(主要是高蛋白食物),最后造成了很可怕的后果。我们姑且称之为“柿子+”流言系列。现在正是吃柿子的季节,所以这些流言相当盛行。
柿子为什么被黑?
在柿子上市的季节,频繁出现柿子被黑的流言,一方面可能是大家真的爱吃柿子导致流言传播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也可能背后有利益驱使。不过话说回来,柿子确实有被黑的资本,那就是它自身的缺陷——吃了柿子确实不好消化。
柿子为什么不好消化?
经常和柿子搭配出现的“禁忌”都是高蛋白食物。我们知道,蛋白质有三级结构。一级结构是组成它的基本单元氨基酸分子,二级结构是由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 连接而成的多肽分子。多肽分子们相互连接起来,就变成了一条一条很长的分子链——有点像自行车的车链子,在空间是可以扭曲的,这就是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这三级结构——也就是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活性。
而柿子里面含有大量鞣酸,又名单宁酸,它能使蛋白质凝固。在大闸蟹与柿子的奇葩搭配中蝌蚪君就曾经介绍过。如果一次吃进太多鞣酸,在胃酸的环境下,这些鞣酸和胃里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就会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三级结构,形成不可溶的沉淀——这就是吃柿子不好消化的原因。
柿子+酸奶的组合很有代表意义
我们都知道,酸奶是由牛奶制成的。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在生产酸奶的时候,乳酸菌会消耗一部分牛奶中的蛋白,变成了乳酸菌的蛋白。但总体上说,酸奶的蛋白与制成它的牛奶的蛋白含量是差不多的。
但是,柿子和酸奶一起吃并不会形成毒素,更不会致死,只会引起不消化——只有食物毒素才可能致死,比如吃了毒蘑菇容易致死,吃柿子与酸奶不存在致死的可能性。
同理,柿子与其他高蛋白含量的食物(比如上述的种种奇葩搭配)一起吃,在正常情况下也不会致死。(不排除个案因素)
回到流言本身,让我们看看临床医学的观察
当然你会说,“新闻报道了啊,三岁小孩吃完柿子喝牛奶真的死亡了。”那让我们追溯下这则报道的来源。
虽然微信群QQ群疯转的这条消息既无时间,也无地点(有的版本说是珠海拱北医院),最早的报道我们已经无从得知,最有据可考的或许是网上流传的视频, 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视频中的专家(首都儿科研究院附属儿童医院李旭)谈到,“当事人入院当天吃了两个柿子,还有香蕉以及喝了大量的牛奶,孩子腹腔中有大量棕黄色的食糜中的浑浊液体,还有好多的柿子皮。”医生也表示,“导致孩子胃穿孔的原因有很多,而且孩子的胃壁肌层薄弱,早就有穿孔的迹象。” 这些症状都无法证实,柿子+牛奶是女孩死亡的主要原因。
而媒体此前报道的“女子酒后吃柿子死亡”的案例,因为“家属并未对死者做任何死亡原因检验”,所以也很难得出柿子致死的论断。事实上,柿子与白酒同食,并不会直接引起死亡,但是饮酒时大多用肉类菜下酒,蛋白质食物更容易与柿子发生反应后形成凝块;而酒入胃后肠道分泌增加,柿子鞣酸与胃酸相遇,形成黏稠状物质,易与纤维素绞结成团,形成柿石,造成肠道梗阻。所以,考虑到饮食环境的复杂和个案的不同,医生们还是会建议糖尿病及慢性胃病(因为柿子含糖量高)、缺铁性贫血病人(单宁会影响铁的吸收)、肠胃功能弱者(消化功能减退)、病后初愈者等群体不宜多吃柿子。
对于健康人来说,我们不要过分担忧,只要谨记三点即可:不要空腹吃柿子、不要吃未成熟的柿子、不要吃柿子皮。另外再补充一条:一次不要吃太多(本条适用于任何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