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突搜
“横洲事件”被“票王”朱凯迪描绘成“官商乡黑勾结”,在香港刮起的政治风暴愈来愈大,港府“挤牙膏式”的回应则令事件愈趋扑朔迷离,大家都问:到底“摸底”是否“勾结”呢?
所谓“摸底”,据港官及其中一位接受过“摸底”的前元朗区议会主席、民建联梁志祥解释,就是进入议会前,先了解主要相关人士的立场,以免政策偏离,相当于“测试水温”。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则形容,“摸底”如同跟议员吃早餐谈心,未必记录下来。但这个说法更显“摸底”的神秘性,为什么只跟这几位谈?到底谈了什么呢?
连日来,经传媒“揭秘”、议员“爆料”及梁振英的“交代”后,这场“摸底”风云录,终于初步浮出水面。
原来,贵为香港特首的梁振英,为了争取尽快在横洲及皇后山兴建约2万个公营房屋,数年前起亲自担任有关发展计划工作小组的主席,进行统筹。
房屋署与创新科技署于2012年委聘顾问研究,及后建议用横洲约33公顷棕地(已受破坏的土地如停车场和货柜场),兴建1万7000个公屋单位。
2013年7月和9月,港府两度向地区领袖“摸底”,他们一般都支持第一期发展(4000个单位),但反对第二及第三期(共1万3000个单位),关键是港府须检讨露天货仓用地的安置政策。
到2014年6月24日元朗区议会大会前,港府第三次“摸底”,表明只建第一期。梁志祥称,这次他与乡事派人士均支持,但没听过另外两期计划,只觉得“缩水”(减少规模)了。
“首次‘摸底’在2013年中,透过民政处约见我本人、屏山乡事会的曾树和、邓庆业等五人,参与官员包括房屋署副署长冯宜萱等。”他说。
梁志祥还透露,当获知横洲发展计划涉及1万7000个单位时,当区的区议员激烈地“拍枱拍櫈(椅)”,反对大量人口迁入屏山乡。
“这万七单位涉及超过5万人口,当时政府在元朗已推出几个计划,包括洪水桥涉及17万人、元朗南8万5000人、八乡南9万多人,已合共接近40万人了。”他说。
梁志祥称自己“心中有数”,就是元朗不能容纳那么多人,因为“元朗逼爆”了。屏山乡事尤其不满,不明白为何给元朗那么大压力。
他继续说,两三个月后,港府再向五人第二次“摸底”时,建议把北面地盘部分棕地辟作工业邨,可改善就业问题,但未解决交通。
梁志祥承认,不知道有关计划是由特首如此高层去统筹,而梁振英也从没向他“摸底”,只有一次数个新界区议会主席被约见时,被要求配合港府兴建房屋。
他还强调,“摸底”做法没有问题,只是港府的跟进不理想,其他元朗区的大型发展都进行公开咨询,只有横洲单独由房署主导而没有公开咨询,透明度不足。
28名非建制派候任立法会议员已向梁振英发出联署公开信,要求将“摸底”详细资料公开,并重开公众咨询。
朱凯迪更质疑港府会否因应横洲项目而拨地给屏山原居民兴建丁屋(相当于利益输送)。他说,港府仍未释除公众疑虑,因此计划在立法会提出以权力及特权法调查。
横洲的“摸底”风云录虽然开始明朗了,但似乎令港人更不满,“官商乡黑勾结”阴影仍未散去,一场大型土地纷争将接踵而至,矛盾直接冲击梁振英。
“是谁令青山也变,变了俗气的嘴脸;又是谁令碧海也变,变作浊流滔天……”1980年代电视剧《风云》主题曲,竟成了今天香港“土地革命”歌曲,因为大家都讨厌“摸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