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 » 外媒 » 正文

全球报道:顾功垒 上海自贸区三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8  来源:联合早报
核心提示:中国早点海上海明天是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三周年纪念日,官方暂没有公布任何公开的庆祝活动或新闻发布会。随着上海陆续设定未来五

中国早点

海上海

明天是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三周年纪念日,官方暂没有公布任何公开的庆祝活动或新闻发布会。

随着上海陆续设定未来五年打造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科创中心等宏伟目标,一些制度陆续复制推广到中国其他地方,第三批七个自贸区的总体方案呼之欲出,上海自贸区本身的光环和热度稍有减退。

作为历来走在中国金融开放前沿的城市,上海一直争取把中国金融创新的探索放到上海来做。

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书记、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本周一(26日)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发布会上致辞时评价:“特别是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金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上海已经成为金融产品最为丰富、最为集中的城市。”

论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的整体声誉,编制GFCI的英国Y/Zen公司副董事长麦克(Mark Yeandle)认为,上海在全球金融专业人士的心目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但要晋升排名,外界更关注的是上海开放金融市场需花多长时间、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有多快,监管体系将如何完善等等。

上述指数排名是综合了接近2000份问卷调查后的结果,反映出外界看中国和中国自身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

挂牌以来,上海着重突出自贸区在政府职能转变、货物贸易通关、投资管理负面清单模式和法制创新方面的政策创新、成果转化,而一般外资和境外金融机构更为关心的,是自由贸易账户的开放、金改30条的落地细则,如何推进资本项下开放等。

过去三年,为外资企业所熟悉的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已送走三任主要领导,前管委会主任艾宝俊和副主任戴海波因为违纪被免,刚被擢升为中国教育部党组副书记的中共上海市委原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沈晓明,因为进京的缘故,原则上将不再主管上海自贸区事务。

目前,上海自贸区官网“机构领导”一栏,还是写着沈晓明为管委会主任。至于常务副主任翁祖亮是否会接棒,有观察人士向《联合早报》表示,“应该是他主管,但官方没宣布,不能肯定”。

虽说只要体制机制完善、领导再怎么换影响应该不大。但是自贸区管委会一把手常有新脸孔,不免给前来“拜码头”的外资老总和外国官员们提出了“认脸”的挑战。

当自贸区作为试验田在中国陆续铺开后,其作为推进改革撬动器的低调务实作用,在经济学者看来会被放大,“少吹多干事”会是自贸区运行的一种新常态。

然而在事权不明的情况下,自贸区要区分改革创新和复制推广的不同主体,还是碰到了还未解开的结。

一名经济学者向本报指出,只要不违反中国宪法和基本法律,任何符合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创新,都应被鼓励在自贸区尝试,而后由中央督促各部委推广。换言之,自贸区是改革创新主体,复制推广由中央部委来做。

不过从上海自贸区的经验来看,自贸区内觉得可以推进的改革建议,往往先要交由中央各部委“审阅”,通过后才能实施,金融改革尤其需要“一行三会”等相关部门的深思熟虑。

这么一来,本该接受改革的部门成了改革的判官,来源于自贸区一线的改革建议因此未能得到即时落地或大打折扣,错过时机或进度放缓,都直接或间接使得改革进度不尽如人意。

当然,有研究金融风控的人士认为,金融改革的力度和速度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英国脱欧公投、美国大选在即等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大环境下,中国资本项“缓口气”式地逐步开放,先筑好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高墙是为上策。

但在具有一定冒险精神的人来看,没有经历过跌宕起伏的金融市场很难“长大”,系统缺少发现和修补问题的机会和能力,也就难谈未来的防御体系要如何加固。

回想三年前上海自贸区挂牌时没有政治局常委到上海“站台”,彼时还有人试图唱衰自贸区不受中央待见,现在看来肯定不是。不过能逐步正视、理顺自贸区推进中产生的问题和瓶颈,对推进中国的整体改革,相信也是正面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