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江省云和县雾溪大坪安置点来料加工服务中心,只见为了保护水源搬进城的40多位老人,正在新居一边忙着手头的活,一边热闹地有说有笑。
“进城生活了,没想到年纪这么大了还能赚这么多钱。”83岁的严秀娟,是云和县水源保护地核心区域雾溪村的一名老党员,她原本担心年纪大了,搬进城市生活会遇到困难,但为了保护水源,她和老伴还是率先报名搬迁进城。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乡政府在安置点为村民办起了来料加工点,她和84岁的老伴一个月都能赚两三千块。
大坪安置点热热闹闹,清澈透绿的雾溪水库则一片寂静,旁边的雾溪畲族乡显得格外冷清。
全乡1800人将全搬到县城
“人全搬走了。”云和县雾溪畲族乡党委书记陈婧伊说,“为了护好云和县城9万人的大水缸,雾溪将整乡搬迁,以彻底破解护水与发展的两难问题。”
按照计划,全乡1800人左右的常住人口,将在明年年底之前分三期全部搬迁到县城;全乡1.4万亩的毛竹林和2000余亩的农田,向原生态生产转型。
“前者消除了生活污染,后者根除生产污染。”云和县“五水共治”办公室负责人说,雾溪水库污染治理从治标转向了治本。
为力保为水让路的群众“不吃亏”,云和县专门推出了相应的安置政策。其中,一级保护区的农户如果整村搬迁,家家户户可以“白拿”一套新房。
新政推动下,截至2015年年底,该乡109户355人已经在县城大坪安置小区安了新家。2016年又有244户845人积极报名申请购房,其中189户644人初步通过审核,下步将住进县城。“以前是在家种田,现在要进城务工。我们生活的地方和方式都完全不一样了。”第一批搬进新家的村民宋少宗说,
与人口迁移相配套,该乡正在逐步推行项目转移和产业转移。2012年7月份,雾溪小学率先进城。今年10月份,一个全新的就业服务中心,将建在雾溪人的新家门口。
“现在,我们正引导各村通过到县城购置物业等,壮大集体经济。”雾溪乡副乡长王继东说,“雾溪人一定会继续发展,只是不在雾溪的土地上了。”
水库边种上了美人蕉
人在向外搬,田在慢慢变。如今,走进雾溪水库,就能看见一圈绿色的铁丝网,网内紧贴水库的农田上,成片的美人蕉随风翻着碧浪。
这些农田是乡政府以每亩一年250公斤干谷的价格,向农民租下来的。“放养”美人蕉之后,农田里长满了“绿色卫士”。
在离水库更远一些的地方,乡里正准备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对水源无污染的中药材规模种植。而在环绕水库的青山上,每一片竹林都实行竹腔施肥,以根除化肥污染。
“仅人口转移一项预计投入1.9亿元。”陈婧伊说,算这笔账,从现在看是亏的,从长远看是赚的;从乡里看是亏的,从全县看是值的。
陈婧伊的话一点没错。前些年,水库的维护费成倍增长。据统计,2011年此项费用为100万元,2012年为200万元,2013年达到500万元。而一期农户搬进城后,2015年的维护费已经降为162万元。
近年来,云和县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省、市“五水共治”的总体部署,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五水共治”攻坚战,一幅“老云和、新童话、真山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