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福建 » 正文

全球报道:福建日报回眸特刊:回眸开局之年 展望2017•生态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11  来源:东南网
核心提示:2016回眸特刊 回眸开局之年 展望2017•生态美2016,我们的记录建设生态美的新福建,2016年,我省奋勇争先,不辱使命。本报对此进

2016回眸特刊

回眸开局之年 展望2017生态美

2016,我们的记录

建设生态美的新福建,2016年,我省奋勇争先,不辱使命。本报对此进行持续的追踪和鼓呼,将八闽大地上如火如荼的生态文明建设场景一一呈现。

★1月10日 《党政同责 书记市长立下环保“军令状”》

九市一区党政主要领导分别和省委省政府签署2016年环境目标责任书。

★1月27日 《危险废物,别随意处置!》

查处危险废物污染、保障“清水蓝天”专项执法行动在全省范围展开。

★2月26日 《两手发力,矿山披绿》

我省全面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2000多座在采矿山编制了恢复治理方案,399处废弃矿山实施“青山挂白”治理。

★3月8日 《看,“绿富美”是这样炼成的》

福建每创造万元GDP,排污强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0%。

★3月16日 《排污者付费 专业户治理》

我省改革传统治污模式,开启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新模式。

★4月9日 《南方红壤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在长汀通过验收》

我省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研究升至国家级水平。

★5月25日 《生态补偿,守护青山绿水》

经济补偿给上游治理水源、美化环境,下游才能喝到放心水。

★6月3日《环保“大考”,党政同责要动真格》

我省2016年度党政领导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指标出炉。

★7月13日《“赛水质”,赛出一江碧水》

小流域水质比赛,走出了一条“以赛促治”的环境治理新路。

★7月25日 《小河水净才有大河清》

我省出台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计划。

★8月29日 《治污,从“督企”到“督政”》

本报开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福建试验》专栏,推出我省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的典型报道。

★9月2日 《执法“严值”守护生态“颜值”》

依靠环保公安联手和“互联网环保”等手段,我省环保执法力度越来越强,查案数量、质量居全国前列。

★9月25日 《一江清水流广东》

汀江—韩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成效明显。

★10月9日 《排污权交易:用市场力量促污染减排》

我省探索企业排污权市场化。

★10月11日 《领导干部离任要审“生态账”》

我省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并开展试点。

★11月27日 《广植市树市花,“绿化福州”再行动》

福州全民动员,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使全市绿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12月8日 《“海陆空”推进电能替代》

全方位推进电能替代推动节能减排,助力建设美丽福建。

★12月23日 《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火爆开市》

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启动,首日交易金额超1800万元。

福建日报特刊:回眸开局之年 展望2017•机制活

福建日报特刊:回眸开局之年 展望2017•产业优

福建日报回眸特刊:回眸开局之年 展望2017•百姓富

在全省万里安全生态水系试点县永春的试点项目石鼓段,人们通过入水步道,体验亲水休闲的乐趣。康庆平摄

在华安城东平湖公园,傍晚休息锻炼的市民行走在绿色包围的栈道上。黄建和 陈佳平 李炳榕 摄

生态美,绿色发展勇争先

东南网1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丽明)入冬以来,北方接连上演“雾霾大片”,而生活在“福地”的福建人,则常自豪地在朋友圈晒蓝天、晒“气质”,呼朋唤友来个清新福建游。2016年11月,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福州仅次于海口、舟山,排名第三。这是福州空气质量连续三个月名列全国前三,也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省会城市。

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始终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中之重,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努力形成特色鲜明、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打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样本”。

2016年8月12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决定选择福建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

这是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开展生态文明改革综合试验,既是中央赋予福建的重任,也为福建保持生态环境全国领先注入强劲动力。

福建省决策层对发展路径始终有着清晰认识,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党政领导的共同决策视野,围绕绿色发展,省委、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战略部署,在全国率先探索环境监管由“督企”向“督政”转变。

早在2010年,福建省就率先在全国实行环保“一岗双责”,提出“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环保”。2016年全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省长与九市一区党政领导分别签署《2016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意味着各地党政“一把手”都要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阶段性任务绑在一起。

为发挥党政同责的效力,构建立体大生态环保督察格局,从2016年起,全省每两年将对各地进行一次督察,督察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

2016年7月起,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龙岩、泉州、宁德启动首轮环保督察行动,目前三市已办结环境举报问题506件,共查处289家违法企业。其中,行政处罚146件,罚款527万元,移送公安行政拘留18人。龙岩首批已问责17名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责任人。

水是生命之源。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版“水十条”后,福建又创新开展小流域整治,提出用5年时间实现小流域水质大变化,全省小流域Ⅲ类以上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

因水质洁净、空气清新,闽江上游的顺昌县引来著名玻璃面板生产商欧浦登生产基地的落户,目前,全球80%的苹果手机、电脑触摸屏基板生产于此;森林覆盖率高达79.7%的武平县吸引了总投资5亿美元的正德光电产业园落户,带动一大批高新技术投资项目的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园横空出世……

八闽大地正在用精彩的故事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良好的生态环境,正转化为吸引新兴产业、高端人才、项目资金的强大磁场。

2017年,我们的目标

2016年8月12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指出:

要充分发挥福建省生态优势,突出改革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以率先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导向,集中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着力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为其他地区探索改革路径、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要求经过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力争到2017年,试验区建设初见成效,在部分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2016年9月,省委、省政府印发《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方案》,要求: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福建方案》提出的6个方面26项重点任务和38项改革成果要求,确保2017年完成17项,争取在改革重点难点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

要按照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要求,抓紧将本地区本部门承担的改革试验任务进行细化落实,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按时提交高质量的改革成果。

2016年11月23日,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

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努力建设美丽福建。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确保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任务按期完成,继续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016年12月23日,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以“清新水域、洁净蓝天、清洁土壤”为目标,落实水、大气、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解决环境突出问题。

绿色崛起,从“光头山”到生态乡镇

东南网1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丽明 通讯员 魏然)从永泰方壶山向下俯瞰,盘谷乡就像一个巨大的圆盘,万亩生态林、千亩连片蔬菜基地,加上美丽的方壶岩景区、星罗棋布的古民居,构成了一幅田园山水图。

“以前盘谷的老百姓靠山吃山,砍树烧炭,水土流失严重,光头山随处可见。”盘谷乡福坪村党支书张庆铝告诉记者,现在城里人双休日都爱往那里跑,美丽的风景常常让他们流连忘返。

乡干部告诉我们,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生态公益林留住了青山绿水,濯濯童山披上了绿装。原先村容村貌脏乱差,自从开展了生态乡镇创建、实施家园清洁活动后,盘谷乡推广运行成本较低的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日渐提升。“拒绝污染企业入驻,保证全乡范围内无工业污染源。”

曾经水土流失严重,如今脱胎换骨,蜕变为全县第一个国家级生态乡镇,盘谷乡无疑是永泰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藏在深闺人未识,撩开面纱惊八闽。”继“中国李乡”“中国温泉之乡”等荣誉称号后,2016年永泰又多了张“国家级生态县”烫金的名片。

作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永泰县在全省率先以生态和农民增收考核取代GDP考核。“上级对我们县不考工业规模考大气,不考企业税收考水质,不考工业总量考新型产业科技含量。这样的‘三考三不考’,把准了永泰发展的脉门。”永泰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考题”改了,发展思路必然要转。

宁可不上项目,也不上重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该县先后否决了数十家意向入驻的涉污企业,仅一个漆包线项目就涉及产值45亿元。同时,关闭了污染企业近20家,每年减少产值近2亿元。

行走在永泰境内,层峦叠嶂,满目苍翠。“森林覆盖率73.2%,是福州最绿的县。”

作为福州的后花园,永泰发挥生态优势,先后成功举办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旅游美食节、李梅节和温泉节等活动,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福建IT界领头企业中海创公司也对永泰“一见钟情”,准备创建生态型“硅谷”。

污染治理,让猪农华丽变身为花农

东南网1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丽明 通讯员 钟茂富)1月4日,武平县象洞镇新岗村何荣辉早早地来到他的花卉苗木基地。这个基地占地60亩,去年给他家带来收益30多万元。

从猪农变身为花农,何荣辉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年过花甲的何荣辉,原来是武平县象洞镇新岗村国定标准的贫困户。这里的村民家家户户都以养猪为主业。前年9月,当象洞镇在新岗村实行生猪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意在打造全县第一个“无猪村”时,何荣辉就率先动员全家拆除猪舍,而后开始流转土地,种植起绿化苗木和花卉。

“养殖业污染迟早会治理。如果不治理,我们的家园都毁啦!我们这些养殖户还是早些作转产的打算吧。”何荣辉闲聊时总是这样对他的邻居说。

去年4月,被环保部“挂单”督办了10年的象洞溪养殖业污染治理,终于被武平县新一届领导班子,当作“一项沉甸甸的政治责任、一个重大的民生工程”,以雷霆之势打响了象洞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

由260名党员干部组成的“百日会战”工作组,直达象洞镇三大片区,进村入户,耐心细致做好宣传及服务工作。截至2016年8月,“百日会战”告捷,第一阶段拆除猪舍36.2万平方米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象洞溪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由“拆”进入“转、治、清、管”的新阶段。

而当象洞镇村民拆除猪舍忙于转产转业时,何荣辉苗木基地上种植的美国红紫薇、红花檵木等10多个品种,已经长势喜人了。何荣辉也成为象洞养猪户转产转业的学习典型。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何荣辉适时扩大了种植规模,增添了秋枫、野鸭春、香樟苗木等10多个品种。至去年底,他已经种植了60多亩苗木花卉。

如今的象洞镇,沿象洞溪流域的七个村已经变成了“无猪村”。不再养猪的村民,正像何荣辉一样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大力发展花卉、药材,象洞鸡、白毛兔、鸽子等特色种植养殖业。

走进象洞镇,河道清淤、污水处理站、生态湿地公园等项目正有序推进,空气新鲜了,水质变好了,一个“天蓝水绿”的全新象洞,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