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习近平:建设美丽乡村 撸起袖子加油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28  来源:央视网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强调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要保护好古村落。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强调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有专家这样概述现代化变迁中的农村:应该是生产生活有保障的生活乐园,道德之美的心灵家园,生态之美的休憩田园,民族记忆的历史故园。

        4年多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不断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丽乡村,在中国大地上正日益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环境美 呵护美丽乡村绿水青山

        乡村要美,首先是人居环境要美。今年一号文件就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推动建筑设计下乡,开展田园建筑示范等措施,为农民创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已取得重大改善。农村改厕方面:住建部在山东、吉林等省启动了省级农村改厕试点,去年1-10月,山东省完成农村改厕354万户,农户使用卫生厕所比例已接近60%,吉林省超额完成去年初制定的改厕10万户的目标。排污方面:2016年农村的污水处理率为22%,比例虽不高,但年增幅是“十二五”的4倍,来之不易。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2016年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了60%,并且所有省份都制定了到2020年前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目标的计划。

        美丽乡村环境洁净的同时,也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传统文化等,打造独特优势,才能突出乡村特色。2016年荣获“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奖的河南省西姜寨乡原是穷的要拿乡政府大院的树木抵债的偏远乡村。经过一年多的改造,街容村貌焕然一新,并且结合自然资源优势,仅用一个月,全乡干部群众在全乡栽下40多万棵红豆杉、30万棵金叶复叶槭,成为乡里一道靓丽的风景,打造出了地绿水清又富有地方特色的西姜寨乡。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鄂州时,再次强调:“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能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3年多来,鄂州在保护生态空间,建设和谐、富裕、文明乡村上使劲发力,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梁子湖万秀村严格按照原始风貌进行规划建设,不砍树、不拆房、不填湖、不搞假生态,聘请专业团队策划“万秀八景”,成为鄂州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品牌。

         绿水青山,乡愁绵绵。从2003年起,浙江省连续十多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名称不变、主题不变、决心不变,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浙江全省已形成美丽乡村精品村312个,创建整乡整镇“美丽乡村”镇74个。“美丽乡村”已经成为浙江新农村建设的一张名片,更是建设“美丽中国”一个精致的“标本”。

         人文美 激活美丽乡村内生动力

        乡村之美,美在人文。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表示,好的村风能聚人、聚心、聚气,在精神层面上把村民凝聚在一起,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持,为社会进步提供至关重要的保障。

        农村美不美、文明不文明,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指数、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各地就此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天天看到这么美的画,心情更舒畅了,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讲文明,我都不敢在墙附近扔垃圾了,怕破坏了这美景。”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一位村民指着美丽的墙绘笑着说。这是丰顺县启动的以崇德向上、孝道友善、打拼创业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墙绘,旨在让核心价值观融入人心。

        乡村文明建设也在纠正着农村陋习。在江苏如皋,树立文明乡风从遏制婚丧嫁娶中的大操大办开始。江安镇周庄社区在公共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民俗喜庆堂,为村民办理红白事,提供免费服务,大伙也切实感受到移风易俗的好处。如今,如皋14个乡镇已有半数设置了类似的服务场所。在政府的倡导下,“请吃饭不如请看戏”“一家请戏百家看”新风尚正在形成,避免铺张浪费的同时,也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浙江农村文明和文化建设,形式多样,生动有效。嘉兴在“红船精神”引领下,将每月25日定为“党员志愿服务日”,构建“市县镇村”立体化党员志愿服务架构;衢州发挥孔氏南宗文化发源地优势,推进儒学文化进礼堂;临安开展“好家风”微故事、微视频、微图文征集和微宣讲活动;嵊州成立以女党员、女代表、女能人、女村民组长为骨干的村嫂志愿服务队;东阳建设了一批融合东阳乡土人情和非遗特色的文化礼堂;上虞成立乡贤研究会,开展乡贤精神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景点活动……。

        心里美 共建美丽乡村致富产业

         美丽乡村,富庶之地;乡村之美,美在产业。腰包鼓了,心里就会美美的。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支持乡村旅游和农业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让“双创”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这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思路。

        随着农村创业创新热潮的到来,农民增收致富的道路也越来越广。尤其是网络在农村普及后,很多农民不仅学会了网购,还做起了电商。据农业部预计,2016年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总额可达2200亿元,同比增长46%。曾经愁卖的农户现在用网络打开了致富大门,不断扩大着农产品的销路,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近几年,各地乡村充分利用当地特色优势,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各地游客的到来,给当地农民也带来了可喜的收入。革命老区河南信阳罗山县何家冲村经过改造提升后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成为了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年接待游客十余万,村民因此走上了致富路。截至2016年8月,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农民从业人员630万,带动550万户农民受益,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乡村旅游业也将会蓬勃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湖北省鄂州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变“资源”为“资产”、变“农民”为“股民”、变“产品”为“商品”,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市、区两级领导和涉农部门领导干部带头办基地,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全国首个有机产品检测认证综合体落户鄂州,十几个品种的优质农产品在网络热销。“梁心”番茄、纯之源苕尖、涂镇蓝莓、沼山胡柚、“万亩湖”龙虾等有机农产品上市后,产品价格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过程,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多画龙点睛,少画蛇添足;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多因地制宜,少大拆大建;要打突击战,更要打持久战。要更加注重对远离中心城市、交通不便和经济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的投入和建设,更加注重引导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美丽乡村,且行且近,让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