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提高捐献率,中国需要1万名“器官捐赠协调员”

   2017-03-29 环球网31980
核心提示:英国《金融时报》3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努力提高器官捐献率 每当有人在华东城市无锡因事故或疾病遭受脑死亡时,钱功涛(音)将成为

英国《金融时报》3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努力提高器官捐献率  每当有人在华东城市无锡因事故或疾病遭受脑死亡时,钱功涛(音)将成为最早获知消息的人之一。接到医生通知后,他就匆忙赶到死者床前与其刚失去亲人的家属见面。但穿白大褂的钱先生并不是医生。政府向他发放的工作卡上写着“器官捐献协调员”。

为解决国内长期缺乏捐献器官的问题,中国已设立数千个此类新职位。去年,中国捐献器官者仅略超4000人,而等待接受器官移植者多达30万。从每百万人中捐献器官者的比例来看,中国2.98的捐献率与欧盟相比“少得可怜”,后者的该比例为两位数。

在谈及其主要劝说方式时,钱表示,我们告诉家属这是一种行善机会。他每月大约劝捐4次,但鲜有成功案例,因为中国缺乏器官捐献传统。“10次中有1次成功就是很高的比例了,”他说。按规定,任何器官捐献都必须由包括父母和配偶等在内的所有直系家属签字认可。

近年来,中国已聘用约2000名器官捐献协调员,其中1/4是在去年接受培训的,月薪高达1万元。在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原则便是:捐赠必须出于自愿。当然,对于捐赠者也有一系列激励措施。例如:若签署捐献协议,政府认定的贫困家庭将获得1万元;器官捐献者的骨灰可被存放在专用墓地,并将其名字镌刻在墓地内的纪念碑上,且每年为他们举行纪念仪式等。

如今,中国的器官捐献体系已“完全符合世卫组织的指导原则,”该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说。在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上,已有10多万用户完成器官捐献登记。但由于需要家属签字认可方能生效,这主要具有象征意义。中国著名肺移植外科医生陈静瑜表示,与死者家属签署捐献协议的努力往往最终功亏一篑。他表示,协调员人数“实在太少”,估计中国在未来几年内将需要1万名协调员。(作者汤姆·汉考克,丁雨晴译)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qqzyw99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