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落亚逸”(Telok Ayer)是马来语“水湾”的意思,19世纪就出现在英国的地图和文献里。根据《新加坡风土志》作者吴彦鸿(笔名吴宏砚)的考证,1822年由英国工程师富兰克林(James Franklin)所绘制的地图,在新加坡河的南岸注明有“华人镇”(Chinese Town)及“马来人镇”(Malay Town),后者更接近直落亚逸,相信是以捕鱼维生的马来人的聚落。
居住在那一带的华人,也把直落亚逸街称为“源顺街”,这是因为当年街上有五大“猪仔馆”,其中最著名的就叫“源顺号”。“猪仔”是19世纪被骗拐来南洋的华工的俗称,猪仔馆是囚禁他们的场所。
今天的直落亚逸街可说是多元文化的象征,这里汇聚了代表华人闽、粤、客三帮的天福宫、庆徳楼,以及海唇福德祠,也有属于道教的妈祖庙,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紧挨着天福宫左右,还有阿尔阿布拉回教堂和纳宫回教堂,此外,仅在一箭之遥,便是卫理公会礼拜堂。群落是鸡犬相闻,民众是各有信仰,然而却相安无事百余年,这正是新加坡了不起的地方。
天福宫
每年的春节,天福宫都会张灯结彩,准备一系列多姿多彩的节庆活动喜迎新春。
直落亚逸街上最显著的华人建筑,莫过于供奉妈祖的天福宫(又称“添福宫”和“妈祖宫”)。
说天福宫是新加坡华人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人文风景,相信一点也不为过。据说,早在1810年就有华人在天福宫的原址设坛奉祀了,1821年发展成一间小土庙。从1839年至1842年,由一群以泉州人为主的福建帮建造经营,成为现今的规模。
当年天福宫的前门就是海岸线,庙宇所在的直落亚逸街,马来文的意思就是“海湾”。南来北归的华人,都会到供奉“天后娘娘”(即妈祖、天妃)的天福宫上香答谢祈福,南来者感谢妈祖保佑,北归者祈求海不扬波。
作为本地最大的华人社群,闽南人豪气地称自己为福建人,由闽南社会贤达号召结社的团体叫作福建会馆,会馆的前身就是天福宫,天福宫因而是庙宇,也曾是闽南人同乡社交聚会和住宿的场所。
所以,天福宫在建筑设计上同时考虑了宗教和社交的需求,中央的三川殿和正殿,是作为祭祀用途的“仪典空间”。
新加坡福建会馆和百年古庙天福宫把闽南人俗称“踩街”的街头表演活动带到直落亚逸街。图为福建会馆五所属校的小学生在庙前呈献精彩的武术和华族舞蹈,为元宵踩街活动生色不少。
左右两侧的长条形“左护室”和“右护室”,则是当年会馆用作生活和社交场所的地方。
天福宫的建筑群本身也反映了土生华人(峇峇)的贡献,以及同19世纪南来华人的文化联系。建筑风格和天福宫相近的两座阁楼,左侧是庆德会,右侧是崇文阁。庆德会建于1831年,发起人是当时的36名峇峇批发商和贸易商。崇文阁是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建于1849年,也是福建会馆属下崇福女校的前身。
由新加坡一名土生华人古董瓷砖收藏家创办的“娘惹砖家土生荟萃馆”入驻崇文阁,目前占用崇文阁的地面层,收藏6000多片古董彩砖,还设了小茶室。林明辉所收藏的这些西洋彩砖,生产年份介于19世纪90年代至1935年左右,主要源自英国、比利时和日本。过去,许多富裕的土生华人喜欢进口这类漂亮的彩砖来装饰和点缀住家与店屋,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这些彩砖便被称为“娘惹砖”。
花费400万元和两年多时间修缮后的天福宫,在2001年1月22日10时举行开光,并于该年农历新年除夕对外开放。为了避免修复后的天福宫被熏黑,及确保这座在1973年被列为国家受保护古迹的安全,天福宫此后只能上香,不能够再焚烧冥纸。
大修后焕然一新的天福宫,2001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文化遗产表扬奖,成为国际重点文化遗产。
所谓地灵人杰,天福宫悠久的文化角色,也不乏其“神迹”的轶闻。
悬挂在八公尺高天福宫中殿的“波靖南溟”匾额,是1907年光绪皇帝御赐的。用来制匾的黄绢御书装在铜制的圆筒里,藏在由九条龙环绕着的匾额上部正中处。发现铜制圆筒时,没人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1994年,灭白蚁专人来给天福宫下药时,曾经多次企图打开这个铜筒但都没有成功,结果只好放弃。
负责1998年天福宫大修工程的总建筑师王忠义,在1999年4月23日准备了电锯,要锯开圆筒,怎么知道,当天,王忠义却轻易就把这个铜锈滋生的近百年圆筒转开了。他回忆说:“倘若我真用电锯来开的话,里面这幅光绪御书真迹,将会被摧残得怎样?你说,这不是妈祖显灵,要特意保护这个皇帝御赐的国宝吗?”
写着光绪卅三年(1907年)“奉赠御书”的光绪皇帝御笔真迹,黄绢上还留下一些金箔,光绪的珠砂印相当清晰。在专家修补完成后,福建会馆把真迹送交给新加坡历史博物馆,收藏在博物馆的保险库里。会馆则另外制作光绪御笔真迹的复制品,放回原来的长形圆筒内。
纳宫神社
位于直落亚逸街140号的纳歌达殿,在2011年发展成本地印度回教文化遗产中心,对外开放。(新加坡回教理事会)
纳戈雷都加纪念堂(Nagore Durgah Shrine,又译为“纳宫神社”或“纳歌达殿”),座落在直落亚逸街140号,至今已经有约180年的历史。
这座古建筑是新加坡印度回教社群兴建的最早回教圣殿,它是为了纪念16世纪生活在印度纳歌镇一位回教圣人沙乌哈密达卡而建的。
纳宫神社也是国家古迹,其外观有典型南印度回教堂的小尖塔。虽然不是正式的回教堂,里面却设有礼拜堂让信徒祷告。它在2011年发展成本地印度回教文化遗产中心。
中心内的展区内容丰富,除了介绍纳宫神社的建筑和历史,以及通过印度回教社群捐献的文物来讲述他们的故事之外,也介绍了早期移居本地的印度回教社群在本地的历史和渊源、他们移民的原因,以及对新加坡的教育、文化、宗教发展做出的贡献。展览也介绍早期印度回教领袖,以及他们在塑造新加坡独特的多元宗教和文化社会过程中留下的宝贵遗产。
新加坡回教社群中有大约20%是印度回教徒,人口介于八万至十万,社群虽然不大,却非常活跃。
纳歌达殿之所以座落在直落亚逸街,是因为早期移民抵达新加坡时都在这里上岸。印度回教徒上岸后便会到圣殿内祷告。
阿尔阿布拉回教堂
阿尔阿布拉回教堂是南印度回教徒在新加坡建立的历史最悠久的回教堂之一。
另一座印度回教徒建筑是建于1850年的“阿尔阿布拉回教堂”(Al-Abrar Mosque),由来自孟加拉湾一带的淡米尔回教徒(Chulia)在1827年用茅棚搭建。回教堂隐身在直落亚逸街的华人店屋,宽约三栋店面,可容纳500名教徒同时礼拜。简单朴素的“阿尔阿布拉回教堂”,也是被保留的国家古迹。特色在于它和周围的店屋结构完全融合在一起,不仔细看可能就错过了。
卫理公会直落亚逸礼拜堂
用闽南语布道的卫理公会直落亚逸礼拜堂是一座被列为国家古迹的华人教堂,建筑独特,屋顶是个塔尖,就像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飞檐翘角。
韦斯特牧师最早于1889年在直落亚逸一带的店屋向闽南人布道,因此,后来在这一带兴建的卫理公会直落亚逸礼拜堂 (Telok Ayer Chinese Methodist),一直都被称为“福建教会”。
通晓闽南语和福州话的洛伊林牧师在1907年接手会务。1913年,教会用3600元买下直落亚逸街和丝丝街交接的这块地。
现在,位于直落亚逸街“街尾”的卫理公会直落亚逸礼拜堂,建造于1924年,其两侧柱廊采纳的是西方设计,屋顶是中国式飞檐跷角,窗口是土生华人的格子交叉型,柱冠雕花是30年代设计,五脚基走廊是新加坡的色彩,柱子上十字架是教堂模式。
二战时期,这座教堂还成了临时避难所。
于1989年被列为国家古迹的卫理公会直落亚逸礼拜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华人礼拜堂,用闽南语布道至今仍是它的传统。
【本特约系列由新加坡旅游局呈献】来自/新加坡新加坡›早报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