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昨天出席研討會發表演說,暢談儒、釋、道「王道精神」,呼籲蔡政府以「仁道」治國。他也批評,蔡英文總統上任至今,不只沒有團結整個國家,反而讓這個國家更加分崩離析。
對於王金平的談話,總統府回應,不清楚王金平談話的脈絡,但這幾個月來,國家逐漸回復活力,無論景氣指標、對外出口等連續多月成長,國家正擺脫多年停滯,進入正面循環。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表示,相較過去,過去政府不願意、不敢面對的沉痾,現在政府更大力改革,務必讓國家告別停滯。改革過程當然會有阻力,但只要不分朝野,把指責的手化為協力的決心,國家最終會團結在改革的成果中。
王金平說,民進黨是台灣最能戰的政治團體,在立院獲得壓倒性多數,蔡英文總統擁有千古難遇的「完全執政」機會。但新政府上任十個多月,人民感受不到政黨輪替有幫助台灣困局的希望。不僅無法解決人民對前朝政策的不滿,也看不到選前承諾的政見支票兌現,甚至讓人民出現比對前朝更激烈的對抗。
王金平說,總統以黨政必須一體為由,出面直接協調府、院、黨以集中全力,但多年運作的結果,不分藍綠,卻是愈集權愈越權、體制愈混亂、執政愈無效能。
王金平認為,總統該團結的確實是整個國家,他也相信蔡總統的抱負,但檢討目前情況,「到底有沒有更加團結?結論是沒有!」
談到兩岸,王金平指出,北京一再對台灣丟出直球,力道越來越強,蔡政府卻表明「希望習近平在處理兩岸關係上能更有彈性」,好像是說「我不會讓步,是你要讓步」,在此狀況下,要突破僵局,唯有兩岸同秉中華文化,發揮王道精神,才有可能。蔡政府一再以「維持現狀」緩解紛爭,但安撫了這一代人,下一代呢?
據了解,王金平的演說內容經媒體披露後,王金平辦公室隨即將演講稿全文經溝通管道,傳遞至府方幕僚手中,並特別強調,演講並非批評蔡總統,而是希望針對目前政府推動改革缺乏溝通給予建議。
切割綠營?「公道伯」突說重話
民進黨政府上台後,立法院前院長、國民黨資深立委王金平昨天罕見公開提出批評;藍營人士解讀,王金平對民進黨始終不出惡言,選在此時開砲,某種程度上是與綠營切割;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廖國棟認為,王金平是看不下去綠營施政,「公道伯」希望藉由演說,點醒夢中人。
但也有黨內人士解讀,王金平談話重點在兩岸關係,特別是在川習會前,除了提醒民進黨政府外,也是讓各界看到他的呼籲與說法。
王金平雖卸任國會議長職務,但在國民黨團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黨團成員不時也會到辦公室向他請益。過去會期的總質詢,王金平皆壓軸登場,並以獨白方式,呼籲藍綠和解、政黨停止惡鬥。
黨內立委認為,雖無法揣測王金平選擇在此刻批評蔡政府的動機,但他點出「統一事權終究會造成愈集權、越權、執政愈無效能」,出自他口,意義重大,同時增加其政治能量,蔡英文總統應該好好聽進去,少一份憐憫之心,將更撕裂社會。
另一名黨內人士分析,以王金平政壇前輩的智慧,此番言論已可作為施政指標的檢驗。正因王金平觀察到民進黨執政的頹勢,會繼續往下走、民調還會下掉,以及國民黨有機會與民進黨抗衡,「當態勢在他判斷而言已經很明顯時,他才會出手。」
黨內人士也說,去年五二○後,王金平可能還在觀望,民進黨若只是經過一陣子磨合,就會繼續往上走,他當然不必得罪民進黨,現在此舉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打算和綠營切割。
廖國棟表示,王金平過去質詢都是走中道路線,不會直接點名,他一定是有感蔡政府上任將近一年,許多政策違反現有法律,才會跳出來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