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归国的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和姚期智
中国已经拥有为杰出科学家提供高薪和工作条件的物质能力,也已经学会在本国体制下有效利用那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才。随着中国逐步变为美国最大的军事和军工领域对手,中国科学家回国只是时间问题。据俄罗斯卫星网3月31日刊发题为《俄专家:美国无法留住杰出华裔科学家》的文章称,香港媒体日前报道了多起供职于美国军事项目(包括核项目)实验室的华裔科学家回国事件。对此,有俄罗斯军事专家指出,这篇报道是中国政府吸引世界级科学家归国的重要佐证,特别前不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的定居国内,足以说明一切。而且,在美华裔科学家归国并不是新鲜事,曾供职于美国一些顶级武器研发的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不断回归祖国就是例子。事实上,很多华裔科学家回国,本身是中国发展的结果,美国提供不了相应的工作机会,而中国有需求,更多华裔科学家自然愿意回国。
美国是出国留学人员早期的首选目标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迅速膨胀,中国已成为国际高端人才竞相选择的对象,而这其中更多的华裔学者成为主力军。比如,持续数十年的向国外输送留学生大潮,正在涌现“归国潮”。据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出国留学与留学回国人数比例从2012年的1.46比1下降到2016年的1.26比1,留学回国与出国留学人数的“逆差”在逐渐缩小。此外,有教育智库预测,留学生回国人数大于出国人数的拐点有可能将在今年出现,预计今年全年留学生选择回到中国发展的人数将突破60万,这个数字将明显超过今年出国留学的总人数。有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认为,十多年前中国每送出7人留学,迎回1人;现在,送出7个,回来8个(带着家属)——这或许正在成为海归的真实写照。
归国著名华裔科学家施一公教授
在这股归国大潮中,今年2月份的一个来自央视的报道比较有说服力。这个报道说,两位知名科学家日前放弃了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这两人分别是现年94岁的杨振宁(他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现年70岁的姚期智(他在200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图灵奖)。这是中科院的外籍院士首次放弃外国国籍回归祖国定居,他们的决定可能会为其他华裔科学家作出榜样。这或许会一种新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国际化和高科技化早已成为近年来持续升温的话题,中国已经推出了诸多国家计划,以招募海外的顶级研究人员。而在这一进程中,人才的重要程度遥遥领先于其他因素,能否组成适合的团队已是企业或科研院所发展的关键性决策。因此,具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的人才,已成为中国逐步获得科技快速发展的法宝。
中国新型潜艇的设想图
那么,很多报道的顶尖人才或科学家选择回国,特别是从美国回国工作,其中有什么主因呢?大家知道,美国一直以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引以为傲,但近几年来,情况出现了变化。美国的一项研究还指出,未来中国比美国更有能力把科研成果化作为科技产品推出巿场。据《纽约时报》的报道指出,中国决定运用充裕的财政资源,和日渐提升的学术地位,以此来招揽在改革开放期间流失在国外的顶尖科学家和学者回国。比如原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家、美藉华人施一公主要从事细胞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国际领先,主要用于攻克癌症。不久前,他放弃了18年的美国藉和优厚的待遇以及在美国的一切,返回中国继续进行科学研究。现在,他已成为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已成为领导中国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的科技带头人。
高超音速打击武器的设想图
但我们关注的还是俄罗斯报道中提到的两名军事科学家的归国。据港媒报道,中国近年来加大力度,通过经济上的刺激措施、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及激发爱国情怀等方式,吸引许多在美从事过国防科研的中国科学家归国,并称这种努力“已经在军事上取得回报”。这些归国的华裔科学家通常供职于与美国核武器项目和其他军事研究相关的实验室,包括美国原子弹的发源地、位于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在美国核武器计划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以及美国航天局及洛·马公司和波音公司等军火制造商。并且有“知情人士”指出,这些科学家回到中国后,有的参与了东风-ZF超声速武器开发,该飞行器的时速达11000公里,可一小时打遍全球;还有的主持了新型潜艇设计,“新潜艇或能无声无息地在美国西海岸附近巡逻”……
其实很多本土人才才是中国军事科技发展的关键
不过,上述说法,基本都是海外媒体的假想或猜测,因为一些报道提到的归国科学家,从事的大都是一些基础科研工作,大多无法直接和军事项目相连接。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近年来中国军事科技进步神速,令西方国家震惊,比如中国在航空母舰和超级驱逐舰以及潜艇方面的快速进步,在航天方面的奋起直追,在导弹方面的一枝独秀,在隐身战机和高超声速武器上的大突破等,使得美国根本不相信完全是中国科学家所为,所以只能无中生有的认为大批归国的杰出华裔科学家的功劳。虽然这并不一定完全对,但一个个活生生的事实至少说明,海外顶尖的华人科学家不断回归中国,正急剧缩小中国和西方先进国家在科研能力上的距离,特别是在尖端军事装备上的表现,已经引起了美欧等国的极大重视和震惊。
(军评陈光文撰于2017.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