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江苏帕金森病患者预计已超过20万。
专家指出,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抖、僵、慢和平衡障碍,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手抖就是帕金森。
作为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1.7%。据此推算,目前国内帕金森病患者已经超过250万,而江苏省的帕金森病患者预计已超20万。但迄今为止,帕金森病的致病病因尚不清楚。据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张克忠主任医师介绍,年龄越大,患帕金森病的风险越高。但目前看来,帕金森病的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以往患者年龄多在六七十岁,但现在也有50岁左右的患者发病,门诊上甚至已经有二十多岁的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病虽不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若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很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而致残,最后出现如泌尿系统感染、肺炎等可能会威胁到生命的并发症。“目前仍没有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但通过采取内科药物、外科手术(脑起搏器治疗)及其他辅助康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大大缓解症状,让患者能够独立生活,且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赵春生主任说。其中,以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手段。
张克忠表示,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抖、僵、慢和平衡障碍,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手抖就是帕金森。帕金森病主要表现在这四个方面:一是静止性震颤,就是平常所见的手抖,因为帕金森的震颤是静止性震颤,如人坐着不动也会抖且帕金森的抖呈不对称性,如两手两脚同时抖动多数不是帕金森病;二是肌肉僵直,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和躯体通常变得很僵硬,初期感到某一肢体运动不灵活,有僵硬感,并逐渐加重;三是运动迟缓,甚至做一些日常生活的动作都有困难,如解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变得比以前缓慢许多,或者根本不能顺利完成;四就是平衡障碍,它往往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现,患者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除运动症状外,目前也有些越来越多的早期非运动症状受到关注。”赵春生介绍,这些症状主要是:突发的嗅觉减退、字越写越小的“小写症”、走路时两手不再像平常一样自然摆动以及在某一时期突然出现多梦和发噩梦的状况也应警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生弟教授表示,诊疗过程中,常常见到不少患者因某些误区延误治疗;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不到正确的指导,逐渐丧失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而在今年帕金森病日来临之际,国内帕金森病领域第一次诠释“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书籍《抗帕百问》的面世,可以让更多的人更全面地了解帕金森病,认识帕金森病,从而更好地关心帕金森病患者。
通讯员 何雨田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华琳月